劉紀鵬教授建言股改:大股東應預設可流通底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9日 08:47 證券日報 | |||||||||
本報記者 莊少文 屠海燕 首都經貿大學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股份制專家劉紀鵬教授日前在深圳表示,滬深兩市至少有五六百家公司的股改方案應該設定可流通底價。對于那些業績較差的公司,最好采用縮股方案。
劉紀鵬認為,股改的對價不是補償過去,而是支付未來。當初股票上市,非流通股東就承諾過所持的股份暫不流通,這可視為一種契約,F在非流通股要流通了,就是變更契約內容,所以要與流通股東協商,給予其一定的對價補償。 劉紀鵬認為,目前已經公布的對價方案大多采用送股的模式,隨著股改的深化,送股這種模式將會面對越來越多的困難。因為有些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比較低送股后持股比例會更低,這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前期,不少采取這一模式的股改公司,股票復牌后就下跌,給后續股改公司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此外,兩市有近六成公司的股票有質押情況,這給送股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股改的價格應如何確定?他認為,最好是由大股東預設二級市場的可流通底價,這個底價應以該股的歷史最高價作為參考依據。 在談到深萬科推出的10股送7份認沽權證的方案時,劉紀鵬表示,深萬科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只有10%左右,采用送股方案不太可能,推出認沽權證是無奈的選擇。不過,他表示,深萬科認沽權證確定3.59元/份的行權價格明顯偏低。他認為,應該以深萬科在二級市場的最高價4.07元作為行權價格,他相信深萬科是有這個實力的。 劉紀鵬強調,一個沒有融資功能的資本市場是不健全的。隨著股改向縱深發展,IPO、再融資的開閘將會越來越近,要讓股市早日“牛”起來,就必須早日完成股權分置改革,而完成股改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推出創新模式。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