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順差折射通縮壓力 債市順勢再攀高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3日 08:37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王棟琳 北京報道 進入10月份,有關前3季度的宏觀運行數據即將陸續出臺。日前海關總署率先公布了前3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萬億美元。對于今年進出口增速差距懸殊,部分機構認為,這顯露出國內供求失衡加劇,可能是中期通貨緊縮出現的征兆。再加上市場上有關9月CPI僅為0.9%的傳言,債市連日迭創新高,上證國債指數昨日終于突破109點。
萬億外貿值帶動債市上揚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3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0245.1億美元,與2004年相比提前兩個月突破萬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7%。前3季度我國出口5464.2億美元,增長31.3%,繼續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進口4780.9億美元,增長16%,低于同期出口增速15.3個百分點。而據招商證券研發中心預測,2005年全年貿易順差將達到1100億美元,約為去年的3.4倍。 巨額的順差一方面給外匯儲備運用背上沉重包袱,另一方面又助長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呼聲日盛。而對于債券市場來說,順差的迅速膨脹則可能預示著內需不足,國內產能過剩,中期看將帶來通貨緊縮的壓力。此數據一公布,債券市場尤其是對通脹反應敏感的長期債應聲上揚。交易所市場上20年期的05國債4、21國債7、03國債3單日漲幅均超過0.5%。 供求失衡是主因 貿易順差可能受到國內經濟周期、人民幣匯率以及國際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但光大證券研究所莫倩認為,國內經濟波動對于中國貿易順差的變化起到主導性的作用。因此,2004年4季度以來出現的大幅貿易順差情況表明國內供給能力在快速釋放,追趕并超過了需求的增長,使得經濟逐步從供不應求過渡到供過于求的狀況。考慮到貿易順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內經濟的供求平衡狀況,以順差的大幅度增長為基礎,預計從明年下半年起,中國經濟用GDP平減指數來衡量的整體通貨膨脹壓力將跌至零附近的水平,并自2007年起進入通貨緊縮局面。 在海關公布的數據中,9月份的貿易盈余有所收窄,當月實現貿易順差75.7億美元,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月度貿易順差最少的一個月。其中,9月份的出口增速有所放緩,當月增長25.9%,較上月回落7個百分點左右。但這一現象顯然并未引起市場很大的擔憂。對于9月貿易盈余收窄,招商證券張樂認為這可能更多的是月度因素,貿易順差上升的趨勢不會有大的改變。9月進口增速的恢復則主要是受到年初存貨調整逐漸結束、匯率調整預期的變動的影響。 債市仍可期待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稱,今年GDP增速料為9.2%。糧食連續兩年豐收,明年糧食價格很難回升,進而使食品價格及居民消費價格(C P I )漲幅回落。2006年中國有可能再次面臨工業品和農產品雙過剩局面,由此可能導致通貨緊縮的風險顯現。另外雷曼兄弟也發表研究報告,近期中國進口,資本開支,采購經理指數(P M I )和貨幣供應數據都出現回升跡象,出口保持快速增長,調升中國05年GDP增長預期至9.2%。但他們同時警告,亞洲經濟面臨3個下跌風險之首是中國經濟顯現供過于求跡象。 然而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高聲公司指出通縮擔憂是多余的,預測中國將在06年年中重現適度的通脹壓力。他們認為,國外收支盈余的持續增長將可能引領其他經濟成分再度增長。中國政府將頒布更多刺激國內需求的措施。鑒于經濟實際增長水平和顯著而持續的貨幣及貸款增長,高盛公司預期06年年中通脹將適度連續增長。 盡管有關于通脹通縮的爭論暫時還難見分曉,但對于債券市場來說,供求失衡限制了價格的上下游傳導,短期內由CPI等宏觀指標所顯示的通脹壓力很難有大的提升。機構指出,剩余期限在5-7年甚至更長的國債和企業債仍然具有較高投資價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