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認沽權證是否最佳選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2日 08:13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熊永紅 萬科(資訊 行情 論壇)A推出的以大股東華潤股份向所有流通A股股東派送認沽權證作為對價,并輔以減持承諾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引來市場極大關注,市場分析人士對之褒貶不一:看好者認為,這一對價方案是根據萬科的實際情況作出的“最佳”選擇,極大地體現了大股東改革的誠意;不看好者表示,認沽權證對流通股A股股東來說將是“雞肋”,食之
事實上,分析人士對于萬科認沽權證的自身價值并沒有多大分歧。國信證券計算出的該權證的理論價格是0.371元/份,與保薦機構計算的0.3896元/份的理論價格,相差無幾;天相投資折算出的送股模式下的對價為每10股送0.73股,也與保薦機構每10股送0.76股的說法相近。其中的些許差別,在于各家機構采用的股價波動率與股息率有所不同。 市場人士在方案是否符合公司具體情況的問題上,意見也基本一致。國信證券方焱的說法有代表性,他指出,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公司持有公司國有股4396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34.11億股)的12.89%,加上其持有的8828萬股流通A股,合計占萬科總股本的15.48%。如采取目前市場主流的送股方案,大股東將所持有的國有股全部送給流通A股股東,也不能達到目前平均水平的一半,這顯然不可能,況且華潤當初受讓萬科的國有股成本并不低,幾乎與當時流通A股股價相同,在萬科后來兩次轉債發行過程中,華潤均全額認購,因此,非流通股股東難以支付較高對價,基本符合預期。 大家的分歧主要在于認沽權證在股改實施過程中,是否會引發大股東的實際增持,是否會對流通A股股東產生實際的利益支付。 光大證券趙強認為,萬科公布的單純以送認沽權證作為對價的股改方案預案,已經將萬科未來9個月股價下跌風險的70%消除了。他提醒投資者注意,萬科認沽權證的行權價格是按萬科B股和香港幾大藍籌股的市盈率水平來確定的,已經接近最大限度地照顧了流通A股股東的利益。他表示,萬科A股的吸引力更加勝于B股,維持“優勢-1”評級。 國泰君安證券張宇、孫建平也表示,考慮到19.88億元未轉股萬科轉債,若全部轉股,萬科流通A股最多可以達到29.25億股,華潤最大限度需要發行16.5億至20.5億份認沽權證,若所有認沽權證行權,華潤共需支付約59.24億至73.60億元的資金用于購買萬科流通A股,從這一點看,大股東對公司成長性是很看好的。而聯合證券楊戈的看法與他們恰恰相反,他直接了當地表示,萬科的百慕大認沽權證作為對A股股東的對價,將成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不甘”。他指出,由于認沽權證只有在股價下跌時才能體現價值,因此只有在權證上市9個月后,萬科A的股價依然低于3.59元,萬科權證才能體現其對價價值。如果流通A股股東為了獲得對價“打壓”萬科股價,由于每10股僅送7份權證,若以停牌前3.59元計算萬科流通A股股東的“成本價”,則在股價下跌時來自認沽權證的“對價”不足以彌補流通A股股東所有股票價值的損失。而如果萬科A股價上漲至3.59元以上,萬科的流通A股股東實際上就沒有獲得對價支付。他認為,現有方案下,萬科流通A股股東獲得對價的最好方式是在萬科百慕大認沽權證上市后,趁溢價高時賣出權證,鎖定“對價”。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