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綜指直逼半年線 藍籌扶不起對價行情透支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8日 09:47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王磊 昨日大盤繼續破位下行,在量能有所放大的情況下,滬深綜指直逼半年線。盡管有4只非ST個股漲停,但中國石化、G寶鋼、G長電、中國聯通等大盤指標股聯袂創下近期新低,G天威、廣東甘化、思達高科等近期各類題材股領頭羊跌停更加引人注目。
藍籌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盡管每天出現在跌幅榜前列的總是前期上漲幅度頗大的小市值類個股,但導致整體市場重心近期快速下行的,還是以中國石化為首的大市值個股。昨日中國石化下跌3.67%,遠遠超過大盤跌幅。 有分析人士針對藍籌的疲弱表現指出,前有G寶鋼護盤失敗,后有對大型國企股改預期不佳,盤面因素和外界因素均對大型指標股不利,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短期內指望此類股票迅速恢復元氣并不現實。不過,另外的觀點恐怕更值得投資者關注。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指標股的走勢,應該以立足于市場但超越市場的思維來思考。前期十分風光的指標股中石化以及銀行股等,在七月行情中發揮了風向標的作用,引領大盤向上,被市場寄予厚望,但這種厚望到后期卻偏離了應有的軌道,奢望這些指標股脫離基本面、行業動態發展而服從股改政策的需要,一直維持高位運行,這本來就是不現實的。中石化依然面臨著股改難題、高油價的困擾等,而銀行股則面臨全面開放帶來的強大沖擊,短期內還面臨建行招股引起的價值中樞下移的考驗。綜合這些因素考慮,這些個股不過是按照諸多因素的合力運行而已。 由此看來,指標股和藍籌股究竟能否“扶起來”,關鍵在于拋棄奢望,不要將其定位于所謂的“政策護盤工具”,而是要結合其基本面來看。 對價就是股改行情全部? 不可否認,本輪反彈是由于含權對價被市場接受并聯想、延伸所導致,中國石化的啟動、上海本地股的暴炒、T族的整體上揚,無不與對價相關,近期的大跌同樣源自對價預期的下降。但對價是不是就是股改行情的全部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對價高才能漲,對價低就會跌,”這幾乎已經成為當前市場認可的定律,市場的目光總是圍著對價高低轉。當然,對價高低在特定階段會左右市場,這種“一次性損益”的討價還價還是會帶來投機機會的,但這畢竟不可能改變公司質地,成為“G股”后的自然除權也不會讓后知后覺者有大利可圖。我們在建議上市公司股東乃至國資部門放棄對價斤斤計較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把自身目光從對對價一味糾纏中轉移出來呢?難道對價支付完畢的G股就已經沒有投資價值?近期已經有分析人士將目光轉移到即將到來的三季度季報身上,建議投資者淡化對指數波動的刻意追求,提高對三季度季報的重視程度,從中挖掘在系統性風險釋放過程中的投資機會。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人們喜歡把市場的短期劇烈調整歸因于一些市場理解為不利的因素,比如新股可能恢復發行、對價改革可能遇到挫折而達不到市場期望等。然而,將行情的推動建立在股票長期停止供給基礎上,這本身就是錯誤的假設,該漲的股票總是要漲的,并不會因為整體市場供給的增加而下跌。資金推動應該而且只能是股票上漲的表象,更深層次的動因在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資本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變革,指望牛市迅即來臨或者熊市長期持續都是不切實際的,當前市場處于四年大熊市過后的平衡市階段,出現波動震蕩是正常的。放眼未來,相信貨幣現象對市場的深層次影響、高油價對整體經濟的潛在作用、匯率變革可能引發的市場結構變化,恐怕這些因素才是左右市場趨勢的真正力量。 新浪財經提醒:>>文中提及相關個股詳細資料請在此查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