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方案暗含貓膩 承諾恐成空頭支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8日 02:25 每日經濟新聞 | |||||||||
昨日,百科藥業、麗江旅游等三家公司推出股改修改方案,上周也有25家公司提高了對價方案。但細細數來,除了增加送股比例,其他的承諾似乎并沒有真正讓流通股股東得到什么實質性的收益。 分析最近幾家公司的修改方案,其內容大致有這么幾方面:一是提高送股比例,如百科藥業由10送2.5上調為10送3.2;二是增加期限內不減持承諾,如中金嶺南大股東廣晟公
山東神光分析師丁建廠認為,除了提高送股比例的條款外,其他的修改條款大都比較“空”,對流通股股東來說也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利益補償。 以期限內不減持承諾為例,一些公司在修改方案中才推出該條款,難道是為了顯示大股東在與流通股股東交流中才“改變心意”,下定決心長期持有嗎?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有些定量的條款可以在以后慢慢修改,但定性的條款遲遲拿出就顯得有些勉強。 再看進行分配和追加送股的承諾,丁建廠認為,不少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可“粉飾”的余地非常大,公司可以屆時把可分配利潤做小,使分配基數變小,投資者的期盼就變成了無源之水。 而提高減持或增持底價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從G寶鋼的例子來看,增持底價無論設為多少,增持資金無論預備幾何,在市場面前都可能不堪一擊。而以之為前車之鑒,后來者其實應該考慮將增持資金改為派現等方式,至少能讓投資者落袋為安。 至于提高減持底價,丁建廠認為這可能是相對前述方式較好的條款,但提高0.5~2元的實質意義并不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我國經濟波動仍比較大,行業興衰起伏不定,如果條款承諾周期太久,很難預料將來會發生什么事。而且企業實現全流通后,容易發生收購兼并,可能會影響到一些時效很久的條款。 作者:蔣興 每日經濟新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