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看好升值潛力進出沒有限制 海外資金虎視中國房地產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3日 07:59 中國證券報

  記者申屠青南 北京報道

  當國內投資者還在關注房地產市場是否走出觀望期,能否重現“金九銀十”的時候,海外基金近日集體來到中國,尋找投資項目,他們認為現在是介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良好時機。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應完善外資進入房地產行業的相關外匯管理政策,抑制投機行為。

  國外資本對中國房地產很感興趣

  世界不動產聯盟日前介紹,AIG全球地產、凱雷投資等近30家海外房地產投資基金和不動產投資公司,以及海灣6國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2005中國(北京)國際不動產博覽會”,他們將帶來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

  美林

證券中國區主席劉二飛表示,現在國外資本市場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非常感興趣,“五年以前或者十年以前問那些大的投資者,在中國他們投資什么,他們經常說什么賺錢就投資什么,除了房地產以外。現在的情況恰恰改變了,整個海外資本市場都相當看好中國的地產業”。

  加拿大亞太國際集團副總裁林國雄認為,和以前相比,現在中國的房價太高了,但十年后再看今天的房價,就會感覺太便宜了。另外,如果從國外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房地產價格,也會覺得是太低了。北京、上海在10年、20年后應該會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即使房地產價格不可能跟紐約、倫敦比肩,但上漲的潛力還是很大。

  正是看中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的高成長性,外資才蜂擁進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前不久公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也顯示,受房價快速上漲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境外資金通過多種渠道進入上海、北京等熱點區域房地產市場,200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利用外資228.2億元,同比增長34.2%,占到開發資金來源的1.3%。

  央行統計的只是進入房地產開發環節的外資,還有相當多的外資進入了持有環節。國際著名地產基金管理機構盛陽地產基金戰略中心在其《2005中國外資地產基金生態報告》中指出,截至房地產調控期間,外資累計投資中國地產超過150億美元,并以每年三倍以上的速度在增長,在中國還沒有哪一個行業像房地產這樣能吸引眾多國際資本的關注和參與。

  宏觀調控為外資創造介入良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介紹,他接觸過的很多海外投資基金認為,現在是介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很好時機。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大批國內房地產企業出現了資金缺口,而銀行又不給貸款。為了融到資金,有些房地產

開發商甚至向國外基金承諾了20%、30%的年回報率,或者以很低的價格出售房地產。他建議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提高融資安排能力,如果應付經濟波動、政策變化的能力差,就需要付出比較大的代價,很多企業甚至會被并購、倒閉。

  一家剛剛斥資1億元在北京東四環購買了23套

別墅的海外不動產投資公司中國區負責人表示,目前海外資本進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來去自由”。海外基金在進入過程中,沒有感覺到中國的稅收、外匯管理部門對他們有什么限制。而在退出環節上,也只有商業風險,沒有法律風險,只要有人愿意接手,退出渠道是很暢通的。這位負責人說,除了在北京,該公司還在上海、深圳和廣州購買了一些房產項目。只要有合適的項目,錢不是問題。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倪濱則認為,目前國內房地產開發資金主要來自銀行,風險也都集中在銀行,這也是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的重要原因。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吸引海外資金,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有利于減少銀行風險。

  劉二飛分析,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分為兩種:一種是產業基金,即國外房地產開發商,他們主要投資的是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直接進入開發環節;另外就是金融資本,包括各種私募投資基金,更愿意投資于具有穩定現金流的成熟房地產項目,這部分的資金現在是最熱的。還有一些資金直接投資中國的房地產上市公司。

  加強對境外資本的進出管理

  有業內人士表示,外資大量涌入我國房地產業,在開發環節上會加速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成長,但在消費環節上卻是造成房地產市場泡沫的重要動因之一。這種繁榮沒有持續性,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就會造成當地金融機構、企業甚至居民個人資產的損失,給地方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害。

  這位人士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外資進入房地產行業的相關外匯管理政策,借鑒國際經驗,按資本項目管理原則,對外資進入房地產的交易和匯兌環節進行規范,配合上游部門,實施房地產調控政策。同時,還應對違法違規進入的資金加大查處力度,以抑制投機行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