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模式 地方政府與管理層投資者博弈企業改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2日 13:51 《中國企業家》雜志 | |||||||||
在不少佛山企業的改制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地方政府與管理層、投資者的激烈博弈 文/本刊記者 周 一 李 岷 地方財政艱難,青睞外來買家
佛山在珠江三角洲腹地。2002年底,廣東省調整佛山市行政區劃,順德市、南海市、三水市、高明市四個縣級市撤銷,分別設立為佛山市順德區、南海區、三水區、高明區。而同期佛山在經濟層面的調整任務,可能比大筆一揮式的行政區劃調整要復雜、細致得多。經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高速發展,包括順德在內的佛山地區產業、企業都面臨轉型當口。各區的企業改制、招商引資、產業結構調整,莫不考驗著地方官員的智慧。 一份研究廣東經濟發展之路的文本指出,如果說東莞是靠外向型經濟、外資起飛的標本,那么佛山就是負債起飛的典型。負債經營的發展方式無可厚非,但是“負債”方式與佛山以集體經濟為主體的產權制度和經濟管理體制相結合,就有可能產生一種依賴銀行、依賴政府的經營嗜血癥。在政府主導下,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最奪目的佛山企業都是“市(縣)、鎮兩級政府向銀行擔保,以負債經營方式”發展起來的。有人用“用錢銀行貸,還貸下一屆,經理用錢,廠長負盈,政府負債”來概括當時佛山企業、尤其是順德企業的狀況。由此,順德等地在90年代中期曾掀起了范圍廣闊而影響深遠的改制運動。而像健力寶、科龍這樣的知名大企業,其改制任務則被延至2000年以后,直到企業增長出現顯著頹勢、負債重重、幾成地方財政的拖累,改制命題在種種壓力下才突然變得迫切起來。 接下來的故事由于媒體大量的報道已是廣為人知了。在推動改制的過程中,無論是三水、順德容桂鎮、還是佛山市,地方政府和管理層(創始人)之間都產生了激烈的博弈乃至對抗。健力寶的李經緯、科龍早年的潘寧、王國端、后來的徐鐵峰、佛山照明(資訊 行情 論壇)的鐘信才,和地方政府的談判均以破裂告終。鐘信才在改制的風口浪尖時曾對媒體坦言:“佛山照明雖然是我一手帶大的,但是股權在政府,我們想MBO,但總不可能拉著政府的手強迫簽字賣給我們吧?”與冷落創始人訴求、甚至不惜驅逐企業家相對應的是,地方政府(大股東)對外來的陌生的投資者很感興趣。 據了解科龍改制的知情人士表示,當時容桂鎮賣科龍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要賣給外地人,因為“科龍很多供應商和原高層有裙帶關系”。 更重要的是,這些外來投資者(拯救者?)看似來路不小,出手闊綽,張海花3.8億收了健力寶75%股權,顧雛軍也是拍出3個多億收科龍20%多股權,而歐司朗佑昌等境外投資者則一舉掏出6.78個億將佛山照明24%的國有股盡皆買下。 佛山市原國資辦負責人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說,佛山、順德這些地區的國企,能賣的早年都賣光了,整個大佛山地區的財政狀況都不是很好。她說,主持出售健力寶的三水市市長剛調到三水時,2001年某些月份公務員工資都欠發,日子非常難過。 可以想見,在地方財政艱難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自然對突然出現的、出手大方的買家青睞有加。出售心情急迫加上了解甚淺,地方政府在選擇這些大企業新股東之時,難免有失于輕率的情況發生。 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科龍發展的周其仁教授,曾說:“如果還是潘寧掌控科龍,或者在創始人時期就徹底完成改制,我認為格林柯爾(資訊 行情 論壇)入主科龍就沒有那樣容易。”他接著問,為什么當年科龍不以潘寧的創業團隊為基礎完成改制?他認為從某本寫順德產權改革歷史的書中找到了一個答案:時任的鎮黨委書記陳偉并不贊成順德市“靚女先嫁”的那一套,他主張 “留大、去小、轉中間”。科龍既大又靚,當然不能嫁。陳偉認為,“科龍可以賣四五十億元,還掉六七億的貸款,還剩下不少。我這當書記的三五年可以不干活,日子好過得很。但是以后怎么辦?”不過陳偉沒有想到,僅過幾年,科龍控股權只以三個多億出讓,賣得草率而不無狼狽。(鎮政府并沒有從科龍的轉讓中拿到一分現金,見上文報道) 企業經營不善,政府重顯強勢 從2004年年中張海從健力寶辭職開始,健力寶的故事就漸漸變成了一場鬧劇。匯天中恒接盤健力寶,卻被三水政府趕走;健力寶廠區,坐在輪椅上的李經緯出場了,據說政府有意請回李經緯;最后,三水區領導親自掛帥介入健力寶重組事宜中;經過為期近半年的激烈爭斗,三水區政府退場,李志達艱難進入。但從此已然與三水區政府結怨的李志達還能帶健力寶走多遠? 中國政法大學李曙光教授對《中國企業家》表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政府直接介入都是不合法的,這種介入不僅破壞了第一次交易的合法性,而且使政府主導下的第二次交易不合法,政府的功能是創造法治環境。他問,“政府到底應用什么手段來保證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地方就業的實現?” 與同屬佛山的三水區政府強行介入健力寶不同,順德區政府在介入的方式上則顯得成熟許多,三水區政府趕走了所有健力寶原來的負責人,而順德區政府則扶持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總裁劉從夢全面接管科龍大局,在誰來接盤科龍的問題上,政府顯示了對顧雛軍和科龍意志的尊重。也正因此,目前為止,科龍的重組工作推進得相對順利、有序,不似健力寶案例中的混亂、烏煙瘴氣。 但是,和君創業咨詢集團總裁李肅等人仍對順德政府以“抓人”方式來中止顧雛軍掌控科龍的手段頗有微辭。他說,黃宏生涉嫌犯法后能取保候審,繼續處理企業事務,像顧雛軍這種再不會對社會構成危害的涉嫌犯罪為什么不能取保,讓他自己來處理他的產權? 而曾經參與過大量問題企業重組的田文昌律師的觀點相對保守一些,他認為,企業固然應該由大股東主導,但在企業的特殊時期,政府為了降低社會負面影響可以參與重組,這在轉型期中國,是被普遍采用且證明有效的方式,關鍵是政府要認清自己擔負的是協調、潤滑的角色。 那么,佛山地區政府到底是如何看待自己在新產權結構下的角色扮演?李肅表示,順德一帶地方政府支配產業和資產的意識素來很強,當地很多企業與產業都是在政府主導下發展起來的。早年,很多地方政府官員也兼任企業董事長,兩者之間的界限相當模糊。 但是,在90年代中期掀起的順德產權改革浪潮中,順德政府積極裁減公務人員、削減政府職能部門的努力,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促進順德企業改制成功的一大保障。這些學者認為,政府在改制過程中是否進行深入、徹底的機構改革、是否有意識地限制自己的權力,是改制能否成功的關鍵。 不過事實證明,像順德這樣昔日強勢、一手主導企業發展的政府,要真正適應新產權結構下的新角色扮演,是并不容易的轉型。一位廣東媒體人曾寫出了順德政府在新形勢下的某種尷尬:“順德政府希望從‘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但新的角色扮演并不成功。面對GDP的壓力,稅收的壓力,地區競爭的壓力,順德的官員們不得不關心企業這個經濟增長源泉;但“轉制”的經驗又使自己再無理由介入企業經營中……”這位媒體人提出,“順德模式”需要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說,在中國整個大環境還沒有真正步入市場化軌道的時候,順德政府的“有形之手”還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不能過早地縮回來,政府如果太瀟灑,讓民營企業自生自滅,是不夠明智的。“至少在最近的10年、20年中,順德政府不能徹底退出,不能搞無為而治,更不能放任自流,重要的是參與方式以及適當的距離。” 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是這種觀點的存在說明在順德、在佛山,關于地方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應如何扮演正確角色,是有分歧、搖擺和有爭議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