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價大變臉 再現上市公司誠信缺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2日 11:01 南方都市報 | |||||||||
昨日,中國股市再次上演驚人一幕:全面股改啟動后,首批40家上報股改方案的公司中,有20家公司在同一天宣布對股改對價方案進行調整。 此次股改方案大調整,使得平均對價由此前的10股送3.2股左右,變成10股送3.5股。對價提高了,流通股股東將獲得更大的利益,然而筆者并不認為這是幸事。
此次上市公司集體調整對價方案,一方面再次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誠信缺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上市公司自治能力不強,容易跟風,容易跟著政府意志走。 市場經濟下,政府要盡量減少直接干預企業的經濟活動,要在建立規范的市場環境、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管上多作文章,這已經成為共識。然而,此次上市公司股改方案集體“變臉”,顯然又是政府意志在主導。 更讓人擔憂的是,股權分置改革對于每家上市公司來說都是具有深遠影響的戰略問題,因此改革方案的出臺應該慎之又慎。然而,20家公司對自己的股改方案,說改就改,豈不是視股改如兒戲?這種輕率對待股改的態度,不但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與流通股股東、保薦機構之間的溝通成本,更讓投資者覺得與這樣的上市公司打交道缺乏誠信感:今天能翻云,誰又能保證明天不覆雨?中國上市公司誠信缺失這一頑疾,通過這一變臉事件,再次暴露出來。 獲得流通股股東認可,實現全流通,從而推動、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這是股改的目的所在。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在進行股改時,卻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價上,放在與流通股股東利益博弈上,舍本逐末,好像獲得流通股股東通過成了股改的目的。如果上市公司將“獲得流通股股東通過”作為股改目的,那么廣大流通股股東就有充足的理由懷疑,減持是不是接下來的大戲?盡管上市公司都表示不會大肆減持,但是一個缺乏誠信的市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股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在此,筆者要提醒那些后來者:一、不要將與流通股股東博弈當作股改重點;二,早知道要變更股改方案,還不如當初就制定一個嚴謹的、合理的股改方案,這樣既體現了對股改的重視,又可以免背“反復無常”這一罵名,豈不更好? 本報經濟評論員 田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