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證券互動共贏格局初現 ——記保險資金直接入市一周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1日 07:54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曹海菁北京報道 去年10月,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并實施《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我國保險資金首次獲準直接投資股票市場。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一年來約有45億資金從各家保險機構設立的專用“跑道”進入股
難忘的“第一單” 在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最初的那段日子里,各家保險機構向股市投下的第一單,成為當時市場上的“興奮劑”和投資機構老總們難忘的回憶。 2月17日,華泰財險正式下單,為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拉開序幕。隨后,平安、中國人壽、泰康、新華、太保、人保等公司紛紛入市。3月8日,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親自操盤,在眾多媒體面前投下了該公司入市的第一單,交易后,泰康資產管理中心首席執行官段國圣激動而又堅定地說:我不能保證這些股票一定會漲,但我知道這些公司真正的價值是多少。 初來乍到的保險資金在不斷研究市場中形成自己的投資策略,而市場人士也在研究保險資金的興趣與喜好,人們對這筆目前存量達600億而且正在持續增加的資金,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有人期望能跟上這個股市“新莊”,大做一把;有人在爭論這600億資金是否會給股市帶來井噴行情。大盤隨后的走勢回答了市場的各種猜測和疑慮:保險資金是股市長期、穩定的持續增量資金,跟風與短期炒作并不是它的脾氣。 全力支持股改 “救市資金”、“股改預備隊”,從人們最初對保險直接入市資金的別稱中,可以看出保險資金在證券市場的正式亮相中便被賦予了一種義不容辭的使命。 在政策的安排下,保險資金的直接入市和證券市場的股改被緊緊聯系在一起。作為未來市場主要的機構投資者和資金提供者,建設一個健康、穩定的證券市場關系非同一般,因此,中國保監會多次出面,以各種形式要求各家保險機構適時建倉,支持股改。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他明確要求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要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改革,切實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支持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在保監會的呼吁下,各家保險機構積極響應,成為支持股改的排頭兵。在G三一、G金牛等幾只G股中,幾大保險機構頻頻出手,而一些因股改而誕生的新的投資工具如權證等,也為保險資金運用提供了新的投資工具。 堅定而又持續的入市步伐 保監會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自今年2月華泰保險公司向股市投出直接入市第一單以來,保險資金只有7個交易日在股市上略微減倉,在其余的交易日里每天都在增持各種“價值型”股票。 某保險公司資產管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保險資金的操作不同于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手法。在該公司的資金運作管理中,并不采取基金經理式的明星制模式,而選用的是集體決策制。公司設立投資管理委員會,重大決策要投資管理委員會多數通過才行,委員會對公司中長期投資方向進行初步規劃和戰略決策。公司還就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和風險控制分別成立專門機構,且凌駕于投資部門之上。 保險資金雖未帶來市場行情的一輪井噴,但它初入股市所表現出的從容姿態贏得了市場的理解和肯定。有市場人士評論,保險機構投資者側重于資金的長期收益,他們的進場,有助于投資者樹立理性的投資觀念,對證券公司和基金的操作水平也將提出更高要求,將促進中國股市向理性、成熟的方向發展。 先做對手再做朋友 一份《保險機構投資者交易對手標準》征求意見稿近期在金融監管部門、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保險業內廣為流傳。市場人士對這份征求意見稿這樣評價:以前保險投資機構與市場中的其它金融機構是先做朋友,再做對手,現在是他們要先做對手再做朋友。 隨著保險資金總量增大,投資渠道的進一步打開,保險公司的交易對象和交易量都在迅速增加,控制其中的風險非常重要,因此只有具備一定標準的金融機構才能與保險公司交易,這可以說是在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后,保險資金對待資本市場態度上的重大轉變。 保監會資金運用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轉變”來自兩方面。首先,保險公司近年來因沒有自己的行業投資基準,市場上的交易對手風險、信用風險以及部分保險投資管理人的道德風險都難以控制,保險機構投資中不乏“人情”和“回扣”,如此一來會大大影響保險資金的投資效益;第二,隨著保險資金可投資的金融產品的增加,交易方會越來越多、交易方式越來越復雜,相關風險不斷在加大。建立一套規范和引導保險投資機構投資理念和投資行為的準則,嚴防投資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和技術風險,可謂是迫在眉睫。 與各個交易對象建立起“防火墻”,先嚴控風險,再在交易中互相理解、支持,甚至成為伙伴,這種“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法顯示了保險資金逐步走向成熟的一面。 制度建設年 今年是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元年,如果一定要為這一年做一個定義的話,用保監會資金運用部主任孫建勇的話說,“今年是保險資金的制度建設年”。 一年來,保險資產管理以改革為工作重心,保險機構的資產運作力、政策執行力、風險控制力和產品創新力不斷提高。據保監會有關人士透露,一批重要的法律、法規正在抓緊制訂之中,近期將逐步頒布,它們將涉及保險資金運用的各個方面,包括資金管理體制、公司治理、從業人員、投資對手和投資渠道等。該人士還透露,保監會將根據市場發展和業務發展需要,在保險投資會計核算、信息披露、績效評估、產品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加快形成新的制度和政策。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相關政策、法規、條例的陸續出臺,可以預見,保險資金必將迎來一個制度性盈利的時代。 登上國際舞臺 完備的制度保證使得保險資金一年來顯得信心十足,不僅在7月全面實現在國內股票市場上的扭虧為盈,而且緊接著開始涉足海外資本市場。 9月12日,中國保監會對外公布《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按照《細則》的規定,保險外匯資金可以投資中國企業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東京、新加坡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并可采用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交易方式。 《細則》作為2004年8月出臺的《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細化和拓展,進一步完善了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制度體系,對促進我國保險行業規范運作,保持穩定健康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制度先行、廣開渠道、支持股改、互動共贏。據保監會最新統計顯示,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已達到12619億元,比年初增長21.5%。目前,保險資金直接入市資金超過45億,基金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幾大保險公司中期報告也顯示,其投資收益明顯好于去年,而證券市場也在近期隨著股改的春風慢慢走出谷底,多年來保險業期待的依靠證券市場實現保險、投資雙輪驅動的健康發展模式,和證券市場盼望的保險業多渠道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供給,這一和諧共贏的格局已初步顯現。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