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上市公司積極處置瑕疵股權為哪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7日 07:48 中國證券報 | |||||||||
實習記者 朱宇 近期,一些長期被凍結或質押的上市公司股權紛紛“蘇醒”過來。方興科技、迪康藥業、津勸業、中國嘉陵等分別披露,公司非流通股股權中曾處于凍結或質押狀態的已經解除。分析人士認為,在股權分置改革即將全面推進之際,及時消除部分非流通股股權存在的瑕疵,為制訂股改方案做好準備,成為一些大股東的共識。
國都證券分析師呂愛兵認為,除了權證之外,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的方式主要是送資產、送現金或送股,或是這些方式的組合。送資產一般會涉及公司資產重組,目前這種方式并不普遍。送現金則需要大股東擁有充沛的現金流,這對于大股東來說條件較高,因此也不多見。所以,送股成為大股東支付對價的主要選擇。不過,如果股權質押權人或凍結申請人不配合,股改方案的設計很容易陷入僵局,這勢必影響到上市公司今后的再融資。因此,及時“贖回”股權成為大股東的現實選擇。 但那些資金周轉困難的大股東該如何來“贖回”股權?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質押權人和凍結申請人愿意作出一定的讓步,大股東便可與其達成某種協議。例如雙方約定,在股改完成后再對一定數量的股權進行質押或凍結。由于股改不會減少股權的權益,相反還會增加股權的流動性,提高變現能力,因此質押權人和凍結申請人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還有一些大股東通過幫助中小非流通股股東解除股權質押或凍結來獲得他們的非流通股,從而為股改的順利推進鋪平道路。比如,建投能源大股東已決定協議受讓中小非流通股股東所持的7.61%股權。由于自身生產經營困難,這些中小股東所持的7.61%股權多數已質押給銀行且無力解質,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支付對價更不現實,因此大股東與他們簽署協議,由銀行給他們提供貸款以解除股權質押,然后大股東以相當于貸款的價格受讓這些股權。如此一來,中小股東不僅解除了股權質押并可獲得一定的收益,大股東則通過增持股權來為今后的股改做準備,可謂一舉兩得。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