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期,滬深兩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分配預案,其中采用現金分紅的12家上市公司推出了總額達49.16億元的分紅方案,與上年度相比,雖然分紅總額有所增加,但在中期分紅的上市公司家數有所減少。
自2000年以來,上市公司的分紅家數和分紅總額逐年增長。2004年,由于公司業績增長以及政策因素的共同影響,上市公司分紅家數和總金額攀上高峰。其中,連續3年分紅的上市公司達到399家(見表4)。
不過,大多數公司的現金分紅僅僅具有象征意義。2004年每股分紅超過
0.30元的公司僅有50家左右。但今年中期推出分紅方案的上市公司都非常慷慨,神火股份、名流置業、中遠航運等均推出了較高的現金分紅計劃。
從分紅的行業分布看,歷年以來,公用事業、材料行業、工業和可選消費行業均是分紅最多的行業,這4個行業的分紅數量占到了整個市場的70%~80%。2003年以前公用事業行業是進行現金分紅的第一大行業,該行業提供的現金分紅占兩市現金分紅總額的30%,這與公用事業現金流(利潤流)穩定的特征相符合。但這一局面在2004年發生了變化,材料行業取代公用事業行業成為第一大現金分紅行業,提供了當年全部現金分紅的22%,公用事業以21%退居第二。之所以導致這樣的結果,是由于2004年大宗商品價格(包括石油、煤炭、金屬等)大幅上漲,推動了材料行業(包括采礦、鋼鐵、煤炭等子行業)盈利的大幅增長。
利潤是分紅的基礎,近兩年上市公司分紅水平的提高與公司利潤的增長不無關系(見表5、表6),盈利能力強、經營水平好的公司分紅較多。以2004年為例,當年每股收益超過0.50元的公司有140家,其中132家進行了現金分紅,分紅比例高達94%,而當年每股收益為負的181家虧損公司則無一進行分紅。此外,業績增長與否也是影響分紅的重要因素,2004年息稅前利潤率增長的公司818家,其中63%的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而利潤率下降的535家公司中,僅有39%的公司進行了分紅。
從歷史經驗來看,多數上市公司集中在年報里披露自己的分紅計劃。不過,盈利水平的高低是決定分紅的重要因素,中報的業績增長回落,減弱了人們的分紅預期。根據對歷史情況的分析,我們預估2005年上市公司分紅應該基本穩定在2004年的水平上,材料、能源、工業和消費品依然是進行分紅的主力行業。但由于2005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長有所下滑,自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較高增長態勢的現金分紅也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