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股改攻略:大膽 心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1日 08:01 東方早報 | |||||||||
早報記者 湯涵婷 實習生 盡管監管層一次次出臺“利好”消息,國內股市卻仍不見牛市抬頭。 然而,股市的“溫吞水”并沒有沖淡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對國內A股的投資熱情,自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以來,QFII不僅頻頻出擊入股上市公司,還顯現了更加大膽的投資風
隨著股改的全面推進,與兩年前初涉A股市場時的低調謹慎相比,QFII已經在市場上大膽地跳起了“探戈舞”。 二季度QFII投資額猛增 截至今年8月25日,滬深兩市已有112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5半年報,17家QFII現身其中74家的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合計占有134個十大流通股東席位。記者按照當天個股的收盤價粗略計算,光現身的QFII資金就已高達43.6億元。 據財華數據的統計,從今年1月至6月,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上,QFII合計持股為5.544億股,以這74家公司2005年以來到昨天二級市場的均價計算,QFII投入股市的規模已達43.6億元。不過,這還不包括尚未公布年報的200多家公司的情況。另外,未能進入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的QFII持股情況也未計算在內。因此QFII實際的入市資金肯定還要大大高于以上的數字。 相比2005年一季報,QFII的身影還沒有這么活躍。 今年1月至3月,這74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僅56家的89席被QFII所占據,持有股份3.1746億股。也就是說,僅從74家公司情況看,各大QFII在3月到6月之間就增持了2.3694億股,增幅超過70%。 從投資公司的集中度看,QFII的投資偏好也較為一致。“扎堆”現象最甚的是中小板的瑞貝卡(600439),野村證券公司、瑞銀UBS、德意志銀行、摩根斯坦利、匯豐銀行、美林國際等六家QFII在列,合計持股占瑞貝卡總股本的2.88%。 此外,G龍盛、*ST酒花、長春燃氣、古越龍山、廣州藥業、海螺型材、九芝堂、龍溪股份、南海發展、南寧糖業、通威股份、錫業股份、新鋼釩、新興鑄管、兗州煤業、益佰制藥、珠海中富等18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的名單上,也都至少出現了3家以上的QFII面孔。 有趣的是,此前QFII一直被認為偏好業績穩定、有較好盈利預期的藍籌股,但近期QFII卻一致看中了一家ST公司。*ST酒花(600090)是QFII唯一現身其十大流通股東的ST類上市公司,美林國際、香港匯豐、瑞銀UBS分別持股1.14%、0.4%和0.16%。 大膽之中有細膩 從QFII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看,金屬、非金屬行業最為集中,福耀玻璃、邯鄲鋼鐵、華菱管線、山東鋁業等14家該行業的上市公司受到QFII青睞。此外,機械、設備、儀表有中捷股份等8家中選;醫藥、生物制品業中,QFII隊伍在廣州藥業等7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上駐足。石油、化學、塑膠、塑料行業同樣有G龍盛、海螺型材等7家受到垂青。此外,交通運輸、倉儲業和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分別達到了6家。 北方證券分析師莫光亮認為,從QFII集中投資的以上五大領域中可以發現,大分散小集中是其主要的投資特點。生物醫藥、金屬、非金屬、能源電力等行業已經逐步替代了先前主要集中的周期性行業;此外,機械、設備等和消費相關的行業已開始占有較大比重。 盡管QFII所涉足的公司所屬行業較為分散、市值也大不相同,但業績優良、盈利能力穩定是共同的特點。 根據半年報數據可見,被QFII看中的74家公司的2005年上半年度平均每股收益(攤薄)達0.2332元,最高的是中集集團達1.02元,登海種業以0.96元位列第二,而每股收益超過0.25元的有24家,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比之下,截至8月25日,已經公布半年報的1122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攤薄)僅為0.103元,平均每股收益僅為上述公司每股收益的一半不到。這說明QFII秉承了投資各行業“龍頭老大”一貫理念。另外沒有一家為負值,每股收益最低的是*ST酒花,為0.01元。 此外,2005年一季報時,74家被QFII相中的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1291元,平均凈利潤為1.1902億元,凈利潤總額169億元。兩項相減,2005年二季度,這74家公司完成的每股收益為0.1041元,二季度實現凈利潤185.53億元,這一組數據與今年一季度的水平基本持平,也由此體現了這74家公司穩定的盈利能力。 匯聚“G股” 值得注意的是,QFII的身影還頻頻出現在G板塊中。所謂G股,就是已經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 統計顯示,G傳化、G華靖、G龍盛、G申能、G中化、G紫江、以及尚未復牌的中捷股份等7家G板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名單上,都有QFII駐足。比如,截至今年6月底,美林、瑞銀集團(UBS)分列G龍盛的第六、七大流通股東,持股數分別為267萬股和263萬股。 還有些G股是在股改的股權登記日之時才意外發現了公司已受到QFII的青睞。流通盤僅3500萬股的中小板股———G亨通在今年7月19日股改的股權登記日時發現,雷曼兄弟國際以近40萬股的持股量成為其第一大流通股股東,這也是該公司首次獲得QFII的青睞。G凱諾也在股改期間發現,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已進入了公司的前二十大股東。 分析師認為,在人民幣利率提高和股改尋寶的雙重利好下,QFII已經表現出了對G板的投資熱情,但QFII在這個板塊中也非“馬虎選擇”,選中的個股基本面在整個G板中均處于較高水平。 上投摩根總經理王鴻嬪告訴記者,QFII在股改股中的大量現身不是炒作。自從上世紀90年代外資借道B股、H股市場參與中國資本市場以來,QFII對中國國內上市公司一直保持相當的關注度,對股改自然不是“全然不知”。 “全流通后,A股市場的法制化和市場化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QFII資金匯聚股改板塊,是一種長期投資的理性表現。”王鴻嬪表示,目前A股市場處于低估值水平,再加上股改中的對價又是穩定的利益,所以QFII就趁機加快了在國內A股市場上的投資步伐。 廣發證券QFII銷售總監陳志云還表示,從近期一部分美林、高盛等QFII機構的研究報告中發現,QFII對股改的評價都比較高,認為在支付對價后,股價的重心進一步下移,更加接近港股同類行業股的市盈率;再加上國內人民幣又進入升值通道,A股的投資價格也就日益凸現。 陳志云向記者透露,目前各家QFII的額度已基本用盡,都在努力申請總共約100億美元的新額度,但近期證監會正忙于股改,無暇顧及QFII,這讓這些“外來和尚”頗為煩惱。 QFII思路如何“拿來”? 巨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姚欣東認為,QFII投資的方向會有一個很強的引導作用,他們的投資理念把市場導入了一個健康的方向,市場從投機盛行逐步轉向投資有價值的股票,其投資方向會成為國內機構投資者、乃至中小投資者的一大重要參考指標。 但姚欣東也同時提醒道,對于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比如十大流通股東中的QFII席位,投資者僅能作為一種參考信息,而不能統統拿來照搬。“這些信息往往比較滯后,而且我們也無法獲知QFII建倉的確切時段,所以不能一看到有QFII駐足的股票,就認為是值得投資的好股票。”姚欣東對記者說。 分析人士還指出,由于QFII機構數量繁多,在指導投資的時候,不能單純地以“群體”來分析QFII的選股思路。有些QFII背后的客戶喜好穩健長期的投資風格,有些則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導致兩類QFII的選股思路會有很大差異。 比如,今年上半年航空板塊受到油價的肆意打壓,業績下滑,股價也嚴重縮水。但記者在上海航空的半年報中卻發現,花旗環球仍在穩步“吃進”該股,6月底時已成為上航的第二大流通股東。同期,中集集團在被國內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拋盤的同時,也出現了QFII接盤的現象。 對此分析師認為,QFII更為看重企業的中長期盈利能力,或在市場上的資源優勢,其投資周期也比國內基金機構更長些,可能不是以“月”,而是“年”來計算,所以會造成與國內機構投資者思路“錯位”的現象。還需注意的是,由于QFII的總額度較大,而進入某單個上市公司的資金究竟占其投資比重有多大,究竟是這家QFII的重倉持有股,還是僅僅為分散投資的選擇,也值得關注。 “對中小投資者來說,可以學習QFII的價值投資思路,但仍應有符合自己的投資風格,投資自己較為熟悉的行業股票,并嚴格鎖定收益回報率。”姚欣東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