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二審稿為擔保設限 擔保圈現象有望打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0日 14:45 證券日報 | |||||||||
本報記者 閆立良 上市公司違規擔保現象和大股東占款一樣,一直是我國證券市場難以根治的頑疾。而新近披露的《公司法》二審稿為公司對外擔保設定了限制性條款,違規擔保這一困擾證券市場的問題有望得到徹底根治。
數據顯示,2004年,滬市836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83家公司為他人提供了擔保,占已公布公司總數的57.78%,累計擔保余額達1162.63億元。截至2004年12月31日,滬市存在違規擔保的上市公司家數為148家,違規擔保總額為238.83億元。 深市上市公司對外提供擔保(不含對控股子公司擔保)發生額約為209億元,擔保余額約344億元。從總體上看,約10%的深市上市公司集中承擔了市場80%的對外擔保風險,擔保金額最大的10家公司集中了市場約37%的風險。同時,這些公司的違規擔保情況也比較嚴重,且多發生在以前年度,在2004年也未得到有效解決。 在本次《公司法》的二審稿中規定:“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擔保總額及單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的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 對于這些條款,法律界人士普遍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認為這一規定有利于公司控制對外擔保風險,尤其對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意義。 一位熟諳《證券法》和《公司法》的投資專家認為,《公司法》二審稿新增條款主要有三個看點:一是所有公司對外擔保均需履行批準程序;二是對外擔保區分對非關聯人的擔保和對關聯人的擔保;三是公司可在章程中根據擔保總額及單項擔保的數額大小不同而具體規定不同的審批機關和審批權限。 這些新增條款從根本上杜絕了過去董事長或總經理一言堂的現象,將公司的擔保風險引導至董事會或股東會層面控制,再加上“回避表決”機制以及“股東代表訴訟”機制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過去由公司高管個人層面的道德風險及因法律不完備所導致的法律風險。 另外,將擔保問題特別放在《公司法》總則里加以規定,既體現了擔保是公司具有普遍意義的一項經營活動,又顯示出立法部門對此問題的高度重視。有了這種種約束,違規擔保的現象必定會大大減少。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