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問寶鋼權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9日 07:32 和訊網-紅周刊 | |||||||||
-本刊特約作者 魯平 都說“魔鬼藏在細節中”,從權證上市第一周市場上發生的一些細節,也許能說明這場權證游戲為什么玩得如此瘋狂。 對很多市場年齡不到十周歲的股民來說,權證實在是一個開天辟地般的創新產品。雖
一問:為什么權證上市前模型理論定價控制了輿論導向? 權證上市前,各機構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或新產品部的研究員們的聲音充斥了各大媒體的版面。根據他們用B-S模型、二叉樹模型、蒙特卡洛模擬等計算的結果,大致定價在0.50~0.80元。 其實,這次權證的定價并不復雜:對于恪守中長線價值投資原則的人來說,預期正股價減去行權價就是權證價格;對于持空中樓閣理論的投機者來說,主力在哪里搶得到籌碼才是核心問題。市場永遠是對的,沒有人會同情以教科書為借口的失敗者,無論對自負盈虧的個人投資者還是力求保住金飯碗的專業管理人,都是如此。 二問:監管者怎樣界定過度投機? 管理者曾事先反復告誡機構投資者不要過度投機,但是至今為止,沒有出臺任何界定權證過度投機的法規或定量判定方式。其實,權證即便炒到5元以上也可以找出很多“理論”依據。監管者也很難判定這究竟算惡意炒作,還是過分樂觀的書呆子行為。如果問為什么放著4.60元的正股不買,而去買行權成本高出好幾塊錢的權證,炒家完全可以用資金成本、流動性等等借口搪塞。至于如果以后萬一出現權證價格遠低于理論價格的現象,更不能認定是投機打壓,否則折價超過30%的封閉基金中“投機”更加嚴重。所以,如果非要抓一個過度投機的案例,恐怕只有從內幕交易、虛假開戶、違規透支之類方向入手,而非市場價格的高低。 三問:首日設置漲停板有何玄機? 看慣了這幾年的新股首日開盤表現,很多人都沒料到權證交易首日是有漲跌停板的。結果大資金直接在漲停板把拋盤一把抓,吸貨效率極高,而準備跟風的小投資者,即便膽識過人準備不惜代價參與,但若忽略了權證的漲停板制度,填集合競價稍微偏高或者偏低,就錯過了買入機會(當然開盤后曾經有5分鐘不到打開漲停,那段時間還是可以買入)。試想如果首日沒有漲跌停板,主力想拿籌碼,平均價格將是多少? 漲跌停板曾經被市場實踐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是加大市場風險的罪魁。這次權證又不存在買空賣空,因此實在難以理解為何有設置漲跌停板的必要,F在看來惟一的好處就是配合有準備的大資金玩了一把大小通吃。 四問:第一天漲停板上誰拋了一億多籌碼? 寶鋼權證上市第一天,集合競價時在漲停板只成交了222萬股,估計很多持有者想看看開盤價再拋。但隨后5分鐘成交近1億股,10分鐘后累計成交1.08億股,占流通盤的28%,而全天不過成交1.4億股。一般老股民都知道,在漲停板封死的情況下盡量等到第二天再拋比較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量寶鋼權證被拋售還是比較難以理解的。 由于寶鋼權證的持有人一大半是基金和QFII,據媒體次日報道,大多數基金都說自己首日沒有操作。那么,難道是鼠目寸光的散戶們紀律嚴明地在開盤后10分鐘內一起下單拋出1億股籌碼? 五問:寶鋼權證怎樣才算“成功”? 上證所官員曾經信誓旦旦地說“權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但權證的成功失敗似乎難以定義,且權證的二級市場表現和股改大計也未必緊密聯系。嚴格地說,權證產品和配套制度設計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如果寶鋼權證最后被認定是不太成功的,那么或許在上市前已經先天地決定了,而與市場炒作沒有直接關系。當然,如果熱炒權證正是所預期的“成功”,那就另當別論了。 六問:備兌權證是不是圖窮匕見的終極目的? 國泰君安申請發行備兌權證,又讓最近加班加點勤奮學習新生事物的專業人士們增加了課業負擔。根據目前的初步理解,備兌權證等于是讓寶鋼集團手中的非流通又有一部分有希望提前上市,而且很可能行權價格比原來的要高。如果是這樣的話,權證瘋狂炒作并長期在遠離理論價格的高位維持,對寶鋼集團可能是有利的。推而廣之,如果其他大盤股的權證也都被炒上天,出于防范風險抑制投機之名而增發權證甚至推出賣出期權,那對增加G股的需求量和非流通股的甩賣都是很有好處的。如果這就是狂炒寶鋼權證的真實后續目的,那么我等后知后覺的人實在要對設計這個游戲的精英們由衷佩服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