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治理的標尺——《OECD企業年金治理準則》對中國的啟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8日 07:59 中國證券報 | |||||||||||
企業年金管理與營運過程中涉及到的各方“當事人”之間的互動關系比較特殊,養老計劃成員或收益人與各方“當事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比較敏感。與其它任何資本市場上的資金相比,它更接近于市場資金鏈的源頭,產品的涉及更為個性化和人性化,安全性更為重要和特殊,更涉及到社會的穩定和千百萬退休者及其數億計家庭的直接利益。因此,對企業年金的治理必然要提出一些超出一般公司治理的要求
在我國企業年金治理最突出的問題是治理主體的法律地位問題。在以往的近十年里,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已建立了企業年金;事情發展到今天,如果要按照兩個《試行辦法》或《準則》予以規范,那就很難辦到:這些已經建立多年的年金理事會的法律地位何在?在哪注冊,是在民政部門還是在工商部門?是否具有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以往的實踐中它們都在企業的人事部門或人力資源部門代管,即使成立了一個單獨機構管理即“中心”或“年金理事會”之類的機構,也還是企業下屬的一個行政部門,是一級行政層次而已,而不是具有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法人實體”,為此,它們在對外簽約時不得不常常使用工會的印章或別的什么有效印章,而尷尬的是,工會的法律地位本身也是十分模糊的,如遇合同糾紛也很難獨立承擔起這些民事責任來,且后患無窮 第一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即將登上中國資本市場的舞臺。面對即將出航的這些金融機構,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機構的內部治理是否足以應付和適應現實的需要?其治理結構是否符合資本市場的要求并能滿足資金安全性的要求?而此前世界經合組織(O E C D )理事會剛剛通過了《OECD企業年金治理準則》。它自然成為衡量這些機構的一把尺子和武裝它們的一個武器,為我們國內正式啟動企業年金基金營運的安全性帶來了一個可供衡量的重要參考標準,提供了一個制定治理標準的討論平臺。 公司治理與企業年金治理OECD早在1999年就發布了《OECD公司治理準則》,2004年又發布了修訂版《OECD公司治理準則》。可以說,《OECD公司治理準則》已成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投資者、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一個國際性的基準和“金融穩定論壇”認定的“健全金融系統十二個基本標準”之一,并成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標準和規范遵守情況的報告》(ROSC)中有關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個基礎;它既適用于公眾公司也適用于國有企業,既適用于非金融企業也適用于金融機構,日益成為改進公司治理中確定基本原則的一個公共平臺;無論是OECD國家還是非OECD國家,它們都在為改善公司治理主動對其法律和規章制定指導細節,以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各種不同環境。 既然公司治理是改善經濟效率和促進投資者信心增長的一個關鍵性因素,那么,關乎退休者收入與權益的企業年金的建立自然首先也要遵守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則和基本要求。《OECD企業年金治理準則》的出臺是具體落實《OECD公司治理準則》的一個重要體現,是對《OECD公司治理準則》的一個重要補充,它與2004年版《OECD公司治理準則》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國家企業年金資產現值與未來負債之間出現了巨大缺口,加之股市振蕩,投資風險越來越大,企業雇主紛紛放棄DB型而轉向DC型,雇員單方面承受到越來越大的投資風險。同時,公司治理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尤其是歐美一系列公司丑聞出現之后,全球形成了一個公司治理的浪潮,一系列治理原則和標準紛紛出臺。在上述兩個大背景下,企業年金的治理備受重視,OECD不僅成為公司治理的一個推動者,而且也開始組織資源對企業年金治理和監管進行調研,開展工作,著手制定相關規定。 《OECD企業年金治理準則》就是在以上這個大背景下出臺的。很顯然,在這個時候OECD提出了企業年金的治理準則,其目的非常明確,即建立和完善企業年金治理結構,適應當今資本市場的要求和養老基金的需要,維護金融市場的秩序,保護受益人的權益。企業年金之所以需要自己獨特的治理準則,是因為: 第一,建立養老計劃即企業年金的目標在于為確保一個嚴格的退休收入來源服務,這個目標是企業年金治理的根本目標和惟一目標;確定這個目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準確的,這個目標決定了退休資產安全性的要求自然成為企業年金治理的第一特征。 第二,企業年金運營過程中體現的委托-代理關系決定了如下這樣一些事實:企業年金實體的法律形式和法律結構比較復雜,企業年金管理與營運過程中涉及到的各方“當事人”之間的互動關系比較特殊,養老計劃成員或收益人與各方“當事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比較敏感。與其它任何資本市場上的資金相比,它更接近于市場資金鏈的源頭,產品的涉及更為個性化和人性化,安全性更為重要和特殊,更涉及到社會的穩定和千百萬退休者及其數億計家庭的直接利益;因此,企業年金是一個特殊金融行業,上述特征必然要求該行業涉及到一些專門的相關問題,因此,對企業年金的治理必然要提出一些超出一般公司治理的要求。 第三,企業年金是一個特殊金融行業,即使在國外也是這樣。企業年金上述特征決定了該行業必定涉及到一些專門相關問題,例如誠信與責任問題,受益人或投保人的權利問題,風險管理與管理技巧問題,等等。這些專門化的相關問題決定了企業年金是一個以特殊目的的法人實體或養老基金實體的形式建立起來的機構。 第四,由于企業年金或實體的法律組織形式各不相同,在世界各國存在著信托型、公司型、契約型、基金會型等,所以,企業年金的實體和治理主體也就存在多種形式,不同形式下各方“當事人”的多寡不同,他們之間的法律關系不盡一致,作用和法律地位差異較大,養老計劃發起人與各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也就大相徑庭,于是,企業年金實體的建立和營運過程中對資本市場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也就自然不同,進而導致出現的監管因素也就大不相同,因此對內部監控機制和外部監管當局提出的要求必然會渾然不同。 《OECD企業年金治理準則》的特點由于企業年金基金與其它實體和金融實體相比具有諸多特征,所以制定企業年金的治理準則是必要的。OECD發布的《OECD企業年金治理準則》(下簡稱《準則》)對所有成員國和非成員國企業年金基金治理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準則》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第一,《準則》適用于所有法律組織形式和類型的企業年金制度。 第二,《準則》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融資方式和給付方式的養老計劃。 第三,《準則》明確了什么是企業年金治理結構的關鍵要素。對于企業年金來說,建立和完善治理結構的關鍵與核心問題就是要確保管理責任與監督責任二者之間的合理劃分,確保這兩項責任得到真正的落實。在治理過程中,管理和監督這兩項責任必須要予以明確界定,合理分配,恰當分割,并應將其明確記載在章程、規則、合同及其所有的相關法律文書與文件之中,內容應至少包括征集繳費、賬戶記錄、精算分析、融資和繳費政策、資產負債管理、投資策略、資產管理、信息披露等。 第四,《準則》明確了什么是企業年金治理主體的關鍵因素。與任何其它基金相比,企業年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有一個法律地位非常特殊的治理主體即企業的年金理事會或受托人,他們是企業年金的治理主體,或稱治理主體。《準則》明確規定,企業年金治理的關鍵要素就是治理的主體機構即治理主體,它是負責企業年金日常管理和安全維護的自然人、自然人集團或法人實體。每個企業年金都必須設立一個治理主體即理事會或受托人,它享有管理企業年金的法定權力,負有各項法律責任。盡管治理主體可以將營運的責任分割給其他“人”即外部服務提供商,但對企業年金的主要目標最終負責監督和實施的還是這個治理主體,這個主要目標就是要確保退休以后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治理主體的主要責任至少應包括以下十幾個方面:一是監視企業年金的行政管理,以確保實現其各項目標;二是負責挑選各方“當事人”,并對其實施監視責任,必要時對“當事人”和外部服務供應商進行更換;三是負責保證養老金實體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四是將服務于養老金計劃成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時可以考慮到養老金計劃發起人的某些利益;五是向養老金計劃成員和受益人及監管當局負責;六是承擔起津貼提供方的義務并對企業年金計劃發起人負責;七是定期召集各方會議;八是決策權力分散化;九是會議決議要向計劃成員和受益人予以披露;十是向監管當局報告相關信息;十一是治理主體的成員的選舉要透明,等等。 第五,《準則》明確了托管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不管在什么類型的養老計劃中,都存在一個托管人,且它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并十分相像:首先,托管人的法律責任是確保企業年金資產的“物質形態安全性”和“法律意義上的安全性”,這是托管人的第一責任;其次,即使托管人將部分資產委托給第三方,托管人也不能免除其對資產安全性所負有的全部責任;再其次,托管人的資產與企業年金資產在法律上必須完全分離;最后,托管人負有一定的外部“告密者”的責任。 第六,《準則》明確了咨詢師、審計師和精算師的作用。對企業年金來講,咨詢師具有獨特的作用,是任何其它“當事人”所不能替代的,例如,津貼支付的方式與公式,投資策略,資產負債管理等,都需咨詢師給予出謀劃策。審計師須獨立于養老基金實體、治理主體和計劃發起人,既可由企業年金治理主體來任命,也可由監管當局直接任命,其主要功能是對財務狀況、行政管理、會計結構進行負責,并向治理主體甚至直接向監管部門報告。精算師也可直接受雇于雇主或計劃發起人,但治理主體的成員不能被任命為精算師,這是因為,精算師的作用包括評估當前和未來養老基金的債務,確認財務的支付能力,預測融資需求和繳費標準,還應發揮“告密者”的功能,向企業年金治理主體甚至向監管當局報告。 第七,《準則》明確了設置內控機制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建立內控機制的目的在于確保在營運和監督這兩項責任中,所有“當事人”和所有實體都能按照養老基金實體的有關章程確定的目標行事,確保所有“當事人”都依法行事。這些控制措施應覆蓋所有基本的組織程序和管理程序,具體包括:一是定期對企業年金營運和監督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當事人”和實體的業績進行評估;二是定期對薪酬機制進行評價,以確保為各方“當事人”提供正確的激勵;三是對利益沖突狀況進行識別和監視并進行糾正;四是建立對濫用特權信息和機密信息進行制裁的懲罰機制;五是對投資風險和長壽風險等建立風險測量和風險管理機制。 第八,《準則》明確了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和報告制度的重要意義。所謂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企業年金計劃細節的任何重大變動都需向有關當事人進行披露;《準則》規定,治理主體必須向所有養老金計劃成員、受益人和監管當局等對上述信息予以清晰、準確、及時地披露,例如,在DB型和混合型計劃中應包括融資水平和資產配置等信息,而在DC型計劃中應包括財務報告、賬戶余額、投資策略和經營業績等信息。所謂報告制度是指在企業年金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當事人”之間應建立起報告渠道和報告程序,保證所有專業服務提供商都能及時收到準確信息;還要設置有效的報告程序,確保治理主體的每個成員均可接收到恰當、及時、準確、完備和易于理解的信息。 《準則》對我國企業年金治理具有普遍意義世界上“好”的企業年金治理沒有一個單一和固定的模式,各國應根據國情制定適合自己的治理準則;我國應將《準則》作為一個參考平臺盡快制定出我們自己的準則和最佳做法。但不可否認的是,《準則》對我國企業年金治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它提出的一些基本輪廓和原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我們具有深刻的啟發作用。 第一,長期看,《準則》將成為推動我國企業年金治理的一個重要契機,成為我國制定適合國情的企業年金治理準則的一個主要參考,甚至成為監管當局正式啟動制定程序的一個重大轉折。據OECD理事會的解釋,《準則》是在其成員國和相關國際機構與國際組織的經驗基礎之上設計出來的,可以說,《準則》是對各國企業年金各種類型制度架構優劣的一個精辟概括和高度抽象,是對所有國家各種類型企業年金經驗教訓的一次全面總結和精彩提煉,是企業年金治理改革進程中一個里程碑式的歷史性事件,是推動全球掀起企業年金治理浪潮的一個號角;《準則》的發布標志著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良好的企業年金治理機制有了一個共同基礎,它勢必再次將包括企業年金治理在內的公司治理改革推向一個新的境界和更高的層次,勢必推動越來越多的國際機構、國家和行業自律組織據此制定適合他們自己的企業年金治理準則和最佳做法。雖然《準則》不具有強制約束力,更不是一個詳細的處方,而只是為治理的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的參與者提供了一些指導和建議,但必將積極促進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政府為制定企業年金治理邁出第一步,成為我國和其它國家企業年金提升治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 第二,當前看,《準則》的公布非常及時地將我國養老資產管理機構治理問題提到議事日程,無論對我國資本市場還是剛剛獲得“執照”的機構來說,是恰逢其時。對于企業年金治理這個國內空白來說,《準則》將會成為剛拿到“執照”的機構的一面鏡子和一把尺子,據此對其治理結構進行一次對照和清理,或說,至少是一個提醒和警示,在進入市場之前對其治理進行一次檢閱和檢討。面對資本市場的振蕩起伏,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資金的安全性。對于一個只有十幾年歷史的不成熟的資本市場來說,企業年金的進入無疑面對的是驚濤駭浪;如何保證資金安全性,治理便就成為一個焦點。 第三,眼下,建立和完善企業年金治理對保證資金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說內部治理和外部監管是保證基金安全性的兩個保護神的話,那么,在年金基金市場正式啟動之前,先行完善治理,就等于是請神入門,把關定向;這顯然是進入市場的一個入場券。所以,現在看《準則》,現在談治理,這就是治理先行,未雨綢繆。可以說,除了宏觀經濟條件和外部監管以外,內部治理確是保證安全性的一個制度前提。安然事件和美聯航事件等與企業年金有關的丑聞和事件都相繼成為一系列國際經驗教訓,這些反面案例充分證明,治理是保障安全性一個重要手段;尤其對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經驗還不豐富、企業年金還是個新生事務的現狀來說,治理顯得尤其重要。建立和完善治理,保障安全性,對廣大工人來說,對歷史來說,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既是對基金的安全性負責,也是對機構本身負責;既是對受益人負責,也是對資本市場負責;既是監管對象負責,也是對監管機構負責;既是對市場經濟制度負責,也是對社會穩定與構建和諧社會負責。治理是綱,綱舉目張,意義重大。 第四,縱向看,完善企業年金治理在我國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只要放眼看去,一些重大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會浮出水面。建立和完善治理結構首先要解決在當前實踐中遇到的一些繞不開的重大障礙,否則就無法真正地建立和完善企業年金的治理;換言之,《準則》中提出的一些基本規定僅靠金融機構“內部”的所謂“內控機制”經常是辦不到的,于是治理就將成為一句空話。現在,《準則》已經把這些重大問題正式擺到了案頭。最突出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治理主體的法律地位問題。在以往的近十年里,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已建立了企業年金;事情發展到今天,如果要按照兩個《試行辦法》或《準則》予以規范,那就很難辦到:這些已經建立多年的年金理事會的法律地位何在?在哪注冊,是在民政部門還是在工商部門?是否具有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以往的實踐中它們都在企業的人事部門或人力資源部門代管,即使成立了一個單獨機構管理即“中心”或“年金理事會”之類的機構,也還是企業下屬的一個行政部門,是一級行政層次而已,而不是具有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法人實體”,為此,它們在對外簽約時不得不常常使用工會的印章或別的什么有效印章,而尷尬的是,工會的法律地位本身也是十分模糊的,如遇合同糾紛也很難獨立承擔起這些民事責任來,且后患無窮。這些問題不解決,年金的“治理實體”在法律上就是造成了事實上的“缺位”和“真空”。這是一個繞不開的難題。企業年金都必須設有一個治理主體,我國兩個《試行辦法》和《準則》對此都有明確規定,只有它才是治理主體,只有它才享有全面管理企業年金的惟一法定權力,只有它才是執行所有法律條款和保護受益者利益的最終責任人,即使將某些職能轉包給外部服務供應商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免除其全部責任。在我國目前采取的信托型企業年金制度中,這個主體是這個制度的“中樞神經”,是這個制度的最終責任人。《準則》對治理主體的責任與地位的規定非常詳細,非常確定,等于是對我們鄭重地提出了這個問題。毫無疑問,這個問題的解決急需有關部門的聯合協調,否則,這些大型國有企業的治理主體缺位,那還談何治理?其它“人”的治理就更是無從談起!推理下去,我國企業年金治理就必將成為束之高閣,企業年金的建立與發展就只能或是無為而治,風險不斷;或是紙上談兵,裹足不前。這就勢必要影響那些有條件建立理事會的大型國有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的積極性,成為一個制度障礙。 再例如,我國目前專業養老資產管理機構為數有限,企業年金的營運人或提供商幾乎完全是由一些金融機構成立一個獨立小部門來擔任。這樣,治理的任務就顯得更為艱巨,例如,治理的重要性是否會受到公司高層的足夠重視,力度是否到位,管理是否跟得上,人員是否受過培訓(考慮到成本控制,絕大部分金融機構管理年金的部門也就只有幾個人組成),網絡平臺是否可以橫向與縱向兼容,賬戶管理的設計是否需要制定行業標準并得到最終確認,由誰牽頭制定,待遇給付即產品設計是否違規,由誰判斷具有權威性,繳費標準和給付公式是否打“擦邊球”,誰有專業能力予以仲裁,等等,還有許許多多工作要做,而且它們都不是某一個部門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有人牽頭聯合開發和制定,并且,這些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行業和業界人士的深度介入和參與。 第五,橫向看,完善企業年金治理對監管模式和監管制度提出了獨特的要求。雖然從本質上講,企業年金仍還是一種金融手段,與銀行、保險公司、共同基金、信用社等其它功能類似的金融機構沒有什么兩樣,即將公眾手中眾多零散資金聚集到一起,形成一個資本水池,然后與投資者就風險、資金流動性和收益分配等相關事項達成協議并據此進行投資運作;但與其它金融業如銀行業和保險業相比,企業年金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但不管企業年金的特殊性有多少,其中最根本的一個差異則體現在企業年金對資金安全性的要求上;企業年金的安全性主要靠兩個制度保證,一個是外部監管,一個是內部治理。所以,就外部監管來說,對其監管結構和監管戰略的要求無論如何還是有自己的特定性的,因為,企業年金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要深遠得多,廣泛得多。于是,對安全性的特定性要求便決定了對其監管方式的選擇也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例如,在“事先”監管即市場準入制度的兩大類中,一類是開放性制度,另一類是限制性制度;開放性制度是指市場的準入基本向所有能夠滿足基本法規最低要求的所有實體開放,但在現實中,這類情況很少,這就是企業年金的安全性所決定的一個基本事實;而限制型制度是指監管部門對企業年金市場使用限制性和控制性的一個手段,這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制度類型。限制性制度又可具體分為兩種,一種是許可證制度,另一種是注冊制度;它們之間的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對金融實體諸如最低注冊資本金等若干基本條件和資質提出一些最低要求,實際上是意味著設立一個門檻;其不同之處在于,許可證制度的門檻稍高一些,注冊制度稍低一些。那么,哪一種更適合我國具體國情? 各國實踐經驗的一個基本規律是,采取哪種制度要考慮到一些環境因素,它們包括:一是人均GDP較高的國家一般實行注冊制度,較低的國家實行許可證制度,即門檻的高低與人均GDP的高低有一定關系,它們之間呈負相關;二是整個社會和國家的司法大環境也對門檻高低的設定也有很大影響,在那些對司法和法律有很強依賴性的國家,一般采取注冊制度,反之就采取許可證制度,準入條件就相對嚴格一些,即當一個國家法律制度非常完善、市場和公眾對其依賴程度比較高的時候,一般就采取注冊制度,而不是許可證制度;三是由于實行強制性企業年金制度國家對其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一些,所以一般采用許可證制度,人為地設置高門檻的準入條件;四是在企業年金數量較少的國家一般都采取嚴格的許可證制度,數量較多的一般采取注冊制度。概而言之,經濟越發達,金融市場越發達,司法制度越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越強,一般就采取寬松一些的準入制度,企業年金主要靠注冊制度和自我約束。反之,“事先”監管制度就很嚴格。就是說,經濟是否發達與“事先”監管的力度和強度是呈負相關的,或說與門檻的高低是呈負相關的。上述不同的大環境下采用不同高低的門檻,其根本目的是出于對安全性問題的考慮,就是說,外部大環境好一些的國家,環境方面的安全性系數就高一些,所以就采取門檻低一些的制度,反之,就只能采取門檻高一些的制度。既然“事先”監管制度的選擇是受到全社會大環境制約的,不完全是主觀一廂情愿的事情,那么,我國采取門檻較高的許可證的“事先”監管制度,就是符合具體國情的,也符合國際慣例的。 在“事中”監管中,監管當局的信息收集是“監視”活動主要內容之一。由于企業年金里最普遍和最突出的道德風險是“委托-代理”問題,所以,對監視活動的要求就應格外嚴格,收集范圍應包括各方“當事人”的賬目和交易進度表等所有信息。但由于提供信息的幾個“當事人”的地位不同,它們之間重點使用的信息不同,周期不同,所以,監管部門收集的重點、監視的表現形式、監管的范圍和深度也就應該有所不同。由于“受托人”的法律地位的不同,所以,監管當局與之溝通和指導的方式、渠道和密度等肯定也與其它“當事人”不同,甚至與其它金融機構不同。 在“事后”監管中,監管當局需對企業年金建立一套比較完整的等級評估制度和非正式統計制度,其標準也必定與其它金融機構不太相同,這是因為,企業年金的組織方式、數據分析方法和計劃標準的評價等與其它金融機構有所不同。在糾錯機制中也有一些獨特性,對企業年金來說,較高的安全性要求監管當局在采取糾錯行動時需要在懲罰性、補救性和補償性的三種措施中更多地應將注意力放在如何盡可能地減少損失上;所以,在監管當局利用磋商、告誡、懲罰等不同力度的處罰等級和干預手段時,要考慮到“當事人”的申訴權利和談判渠道問題,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最后,還有個監管模式的選擇問題。企業年金的監管在許多國家只是最近十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現成的成熟經驗還不太多,對我國建立監管制度模式可供參考的樣本還顯得比較模糊,這些困難對我們建立起一個理念確定的監管模式來說無疑是個挑戰。況且,發達國家的監管模式參差不齊,差別較大,各有千秋,例如,在OECD成員國之間,不同的法律傳統對監管方式具有相當的決定作用,不同的監管機構歷史演變道路對監管的組織結構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聯邦制、中央集權制、地方分權制等不同的國家政體和國體對監管法律結構的影響也非常大,北歐一些國家的強制型企業年金制度與英美等國的自愿型制度對監管模式的要求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甚至一國之內(如美國)對DC型和DB型企業年金的監管手段也存在相當大區別,等等。 根據OECD的最新研究,企業年金監管制度模式可大致被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特別模式”,指多個專門監管機構同時存在與共同監管的模式;第二種是“部分混合模式”,指只有一個機構負責保險和企業年金的監管;第三種是“完全混合模式”,指一個機構負責監管所有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公司和企業年金等金融領域。據OECD的統計,這三個模式目前還沒有一種達到占統治地位的程度,在被調查的28個國家中,三種模式各占三分之一。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進行認真調研,根據國情來具體分析每種模式的利弊,取長補短,有針對性的明確下來哪種模式更適合我國當前的監管的需要和企業年金的現狀。這項工作無疑也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對《OECDE企業年金治理準則》幾個看法第一,關于《準則》中提出的精算在企業年金中的作用。眾所周知,精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DB型制度之中,在DC型制度中幾乎是不需要的。《準則》之所以強調精算的作用,一個可能性是因為它是面向所有OECD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覆蓋的制度類型理所當然地要寬泛一些,以適應更多國家的實際情況。這與OECD“私人養老金工作小組”(WPPP)2000年公布的《私人職業養老金計劃監管15個原則》中一再強調“必須有嚴密的金融管理體系和精算體系”是一致的。這里之所以要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國目前制定的制度類型是DC型的,所以,這些條款對我國的解釋性和適應性是很有限的。還存在一個可能性,那就是,《準則》之所以多次強調精算的作用,是因為雖然近十幾年來出現了從DC型向DB型轉型的一個潮流,但在歐洲國家DB型制度仍占主導地位,而在美國等則DC型比例很高,其覆蓋率與DB型相比各占一半左右。因為DB型對雇員有利,DC型對雇主有利。這也正是促使雇主放棄DB型轉向DC型轉型的一個主要原因。正可能是出于對工人利益的考慮甚至出于對再分配因素的考慮,《準則》里對精算的作用偏愛有加,多次提到,這實際是對DB制度的一種關照或愛護,鼓勵或褒獎。 第二,關于《準則》與《公司治理準則》的關系。《準則》從大的方面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治理結構”,一是“治理機制”。所謂“治理結構”,首先主要是要對各種責任性質予以明確并分清各當事人的責任;然后是明確治理主體,明確治理主體在各當事人中負有最主要的核心責任;然后明確專家咨詢的重要性和明確審計與精算等在治理結構中的法律地位,他們由誰來聘請,對誰負責;然后明確托管人的使命和法律地位,對誰負責,如何負責,具有什么性質的責任和義務;最后明確治理主體應該必須滿足的最低要求,包括職業操守等。“治理機制”的內容包括建立內控機制,報告機制,信息披露機制和糾錯機制等這4個機制的重要性和建立的要點事項,闡述這4個機制的目的在于建立恰當的控制程序與激勵制度,對正確的決策結果進行鼓勵,對基金始終保持足夠的透明性和定期監察評估制度,對失當決策須及時地采取行動。這里需要著重強調與說明的一點是,《準則》里沒有涉及到股東的權利與所有權、董事會與經理層和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專門的論述。這是因為《準則》明確表明它是對《OECD公司治理準則》的一個完善和補充,即企業年金基金應在執行和遵守一般的公司治理準則的基礎上將《企業年金治理準則》作為自己一個特殊治理規則來對待,這樣,就沒有必要重復一般意義上的公司治理的準則要求了。 第三,關于5種人的關系。讀者還會發現一個特點,我國兩個《試行辦法》中分出了5個“當事人”都非常重要,它們各司其責,互相不可替代;《準則》除了對托管人的責任和功能單列出來予以論述之外,對委托人、受托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的責任和要求并沒有明確地單獨予以強調和論述,而對“治理主體”的作用和重要性做了大量的分析和論述,占的篇幅非常大,這個治理主體當然應該囊括年金理事會和受托人,可是,對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卻幾乎只字不提,尤其是在我們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投資管理人的責任和要求根本沒有提及。筆者猜測有幾種可能性:一是賬戶管理人的職能一般來說在發達國家大部分由托管人或受托人來承擔,沒有必要獨立出來予以說明;另一種可能性是投資管理人應以遵循證券監管準則為主,而沒有其它額外要求的必要;那么,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以來自歐洲為主的起草者主要是以“非信托型”企業年金為典型案例,而不是以美國和英國信托型居多的國家為典型樣板,而在以公司型、基金會型、契約型等類型為主的歐洲大陸,銀行的作用居主導地位,投資的功能多被它及其它“當事人”所替代,于是,《準則》里就沒有對投資管理人的責任要求予以專門論述。這里對此做一個提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