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鋼鐵業不是夕陽產業——訪鋼鐵專家董貽正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5日 08:06 中國證券報

  記者吳銘孔維純 上海報道

  隨著今年以來國際鋼價的波動和近期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出臺,鋼鐵行業再度成為市場關注和爭論的焦點之一。日前,記者就業內關注的問題采訪了鋼鐵業專家、原冶金部政策法規司司長董貽正先生。

  并非夕陽產業

  記者:很多人認為鋼鐵業是一個夕陽產業,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董貽正:前些年,國際上確實有這種說法,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國家對鋼鐵行業進行限產,國內持這種看法的人也多了起來。但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進入新世紀后,國際鋼鐵界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鋼鐵限產問題。最后一次是在2002年2月,最終就未來10年鋼鐵限產問題達成了共識:在2010年前,世界鋼產量降到7億多噸。但是,早在2002年的時候,鋼產量就增長到了9.02億噸,2004年更是突破了10億噸。這樣的快速增長,能夠說是“夕陽產業”嗎?

  記者:目前國內鋼鐵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董貽正:我國從1996年鋼產量突破1億噸后,連續9年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已經是舉世公認的鋼鐵大國。從2001年以來的4年中,我國鋼產量年增長率達到20.7%,2004年達到了破天荒的2.72億噸。當年的鋼產量比名列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美國、日本、俄羅斯三國鋼產量的總和僅少了200多萬噸,而當年增加的鋼產量比名列世界第五的韓國還多200多萬噸。

  尋求可持續發展

  記者:2004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鋼材的市場供求、價格以及鋼鐵產品結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您認為今年的行業運行態勢如何?

  董貽正:國家對鋼鐵工業實施宏觀調控,并不是意味著當前要控制鋼產量。就今年的情況看,GDP的增速不會低于8.5%,國民經濟對鋼材的需求量還會維持在3億噸以上。宏觀調控的關鍵是要控制包括鋼鐵業在內的一些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無序增長。應該說,宏觀調控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當前我國作為鋼鐵大國,之所以還沒能成為鋼鐵強國,問題也恰恰出在品種結構和產品質量的提升上。近幾年以寶鋼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的發展之路值得借鑒。寶鋼并非一味求大,而是大中求強。整個寶鋼集團2004年的鋼產量是1987萬噸,銷售額卻達到1204億元人民幣,去掉非鋼產業的收入,寶鋼鋼鐵產品的售價遠遠超過行業的平均售價,這主要得益于寶鋼這些年致力于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品質量,大力增加市場急需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鋼鐵產品。

  記者:近年來民營資本大舉進入鋼鐵業,對行業發展有何影響?

  董貽正:民營鋼鐵企業的大規模興起,是一件大好事。我曾走訪過一批民營鋼鐵企業,對它們靈活的機制,精干的機構,高速的效率,以及一些經營者的執著精神,也深為欽佩。

  但是,相當一批民營企業卻還是簡單地追求規模的擴張,不少民營企業投入10多億元就要形成100萬噸鋼的綜合生產能力,這種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導致了近期內某些品種產能的增長大大超過實際需求,導致市場的無序競爭。對于寶鋼這類立足高端產品的鋼鐵企業來說,目前這種民營企業對其威脅程度并不大。

  應對全球化競爭

  記者:世界鋼鐵業重組集中的趨勢比較明顯,這意味著什么?

  董貽正:面對原燃料價格的高漲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世界鋼鐵行業內通過強強聯合、兼并重組、股權合作等形式擴大鋼鐵企業生產規模,產能進一步集中。據國際上一些權威機構的預測,2010年前世界鋼鐵產能將進一步集中,會形成幾家產能在數千萬噸的巨型國際鋼鐵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集中使得這些集團的產品質量和檔次不斷提升,對于中國鋼鐵業來說,這一動向值得關注。

  記者:繼米塔爾參股華菱管線之后,今年有消息指米塔爾實質性接觸國內排名第29位的昆鋼、阿塞洛與國內排名第26位的青鋼談判,您認為這對中國鋼鐵競爭格局有何影響?

  董貽正:一方面,中國鋼材的廣闊市場,導致世界鋼鐵巨頭把目光集中在中國內地身上;另一方面,世界主要鋼鐵企業的國內并購已基本實現,產業集中度較低的中國鋼鐵企業就成為跨國企業并購的目標。還有一些跨國鋼鐵企業也積極進入中國市場。從這一動向看,中國鋼鐵工業也應加快自身聯合重組的步伐,這也是新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指出的方向。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