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金重組申萬再傳新版本 市場質疑如何保證收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3日 07:47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銘江 盛夏 中央匯金注資申銀萬國證券公司方案最新版本的浮現,引發了人們的思考:此輪行政主導下的匯金、建銀重組券商的模式,如何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市場化重組還是再貸款?
有關匯金股權投資申萬的消息早已在市場傳開。較早前流傳的一個版本是:在匯金注資25億元后,申萬注冊資本增加到67億,匯金持股期限暫定為3年。在持股期間,匯金持有約40%的股權,但申萬前十大股東將投票權讓給匯金,因此,匯金將擁有不低于近70%的投票權。匯金注資后,將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求,向申萬推薦董事、監事及其他高管人員。匯金注資申萬將不以贏利為目標,其在介入申萬期間獲得的利潤,將全部留在申萬。 但知情人士透露,這個方案最近又有了一些變化。根據上海市政府與央行最新協商的結果,匯金向申萬注資25億,持有33%的股權;申萬現有股東將一部分表決權委托給匯金,使后者的投票權達到66%。這與早先的說法并沒有太大出入,但關鍵是:匯金承諾對申萬現有的人事不作調整;匯金持股3年后退出,退出方式有兩種選擇,一是縮股,二是由上海市政府找其他企業接手;匯金要求從申萬退出時,保證其25億注資要有接近3%的收益率。 “這種股權投資與再貸款有什么區別?”“拿什么來保證25億注資的收益?”當聽說這一最新版本后,業內人士普遍發出這樣的疑問。 幾經反復的申萬重組路 最近一兩年,申萬重組的思路幾經演變。 早在2004年,申萬就開始增資擴股。正如申萬人自己所言:有著20年發展歷程的申銀萬國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資本市場發展初期的烙印,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歷史遺留問題。 2004年按新的金融企業會計準則,申萬披露的年報出現巨虧,當年利潤為-1.77億元,經審計的年報未分配利潤為-35.80億元。而最新的財務報表顯示,今年上半年,累積虧損已達到38億多,其股東權益僅剩3.8億元。知情人士透露,根據證監會“自己的標準”,申萬的凈資本為-4.5億元。重組已成為申萬最緊迫的任務。 今年3月14日召開的申萬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計劃增資擴股40億元,增資后,資本金達到80億元以上,同時著手進行發債的工作。不過,期望在4月完成的增資擴股計劃進展并不順利,而發債也受限于未能獲得創新試點資格。 6月初傳出央行欲給申萬額度為15億元、利率只有0.9%的再貸款的消息。央行貸前調查小組的申萬之行,帶來了以再貸款方式解決券商問題的新思路。 但一個月后,央行行長助理劉士余對外披露,將采用注資手段,對重點券商實施市場化財務重組,解決其備受困擾的流動性及資本金不足問題。他進一步明確,央行將以注資而非再貸款的方式援助券商。注資重組的主角,史無前例地落到了中央匯金公司和中國建銀投資有限公司的肩上。據稱,再貸款最終被注資模式取代,除了蘊含著重組動機,更直接的原因是因為擔憂央行再貸款可能有去無回。 在這樣的背景下,匯金身影出現在了申萬重組的大片之中。7月中下旬,匯金已到申萬總部與公司作了進一步溝通,注資與財務重組的相關細節正在磋商之中。 另據申萬有關人士透露,在匯金注資的同時,公司增資重組工作仍在同步進行。目前,申萬的注冊資本為42億元,前十大股東多以上海本地大型企業為主。 一位了解申萬重組工作的人士說,在重組過程中,上海市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目前,重組方案由上海市與央行兩家操刀,最終方案會是什么樣,關鍵要看這兩家商談的結果了。 行政注資效力幾何? 盡管申萬的注資重組方案尚未最后定稿,但業內分析人士擔心:“如果最終的方案真如最新流傳的版本那樣,匯金入主,但不對現有的人事作大的調整,而且退出時還要保證25億注資收益率的話,這種注資、重組的效果如何,真要打上一個問號。” 這位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這種由央行牽頭,以匯金、建銀為注資主體的券商重組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否則只不過是“再貸款”模式的翻版,離“市場化重組”還有一定的距離: 其一,注資主體過于單一,不僅不能起到引導社會公眾資本參與券商重組的作用,而且會引發新的問題。在注資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之后,匯金及其控股的建銀再對銀河證券、南方證券、華夏證券以及申萬等十數家券商注資,很難想像這樣的結構能維系多長時間。更何況,以匯金、建銀現有的人員構成,恐怕亦難以有效承擔如此重任。 其二,如果匯金、建銀的股權投資僅僅是一種短期行為,它們只是以一種財務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到券商重組之中,離真正的戰略投資者相去甚遠。而只有戰略投資者才能夠在企業的公司治理、業務發展等方面發揮作用。 “如果僅僅是對券商注資,而缺乏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完善的風險控制組織體系和良好的盈利模式,再多的錢也無法填補券商的‘資金黑洞’”,這已成為業內人士較為一致的觀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