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生命力在后股改全流通有效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1日 08:00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周滬) 在退出中國證券市場多年之后,權證的再出江湖似乎遭遇到專家叫好、市場卻不認同的尷尬。 僅僅在一個多月之前,輿論和管理層對利用權證解決股權分置還抱以極大的希望,
投資者不認同以權證作為股改工具,一是因為不熟悉,尤其是中小散戶,二是因為歐式權證到期行權時對價具有不確定性,而市場又缺乏其他鎖定和對沖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機構也寧可接受諸如送股這樣實在而明確的對價方案。 積極倡導推出權證產品的上證所副總經理劉嘯東曾這樣分析:在股權分置改革中運用的權證,所對應的正股是非流通股,這是一般的權證從未面對過的問題,兩者定價不一樣,目的也不一樣;另外,一般的權證有一個連續創設的機制,使權證保持一定的量,保證流動性并防止權證被操縱,而非流通股的總量是限定的,難以運用連續創設機制。也許奧妙正在這里:權證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其特定的市場功能,針對的是特定的投資需求,適用于有不同需求和投資偏好的投資者;而當其與股改捆綁在一起時,對權證的認知程度、需求和投資偏好都存在天差地別的各類股東都將被迫接受。也許這正是權證在股改中受挫的內在原因。 或許我們應還權證以本來面目。近期管理層關于權證的說法已有了微妙的變化,更多地強調權證在產品創新上的意義,而弱化其對股權分置改革的重要性。交易所方面強調,《權證管理暫行辦法》在考慮股改試點需要的同時,為交易所下一步發展權證市場預留了空間。也許可以說,借股權分置改革這一歷史性契機,權證這一初級階段的衍生產品得以一洗歷史上的“恥辱”,突破重重障礙,重出江湖,并為進一步的產品創新拓寬通道,就是它的最大的成功。 事實上,雖然在股改中受到了冷落,權證在豐富市場產品、完善市場產品結構和功能、擴大市場容量和流動性、彌補現有的制度性缺陷等方面所具有的潛力和價值,從來未被否認。在股權并購、建立股權激勵機制等方面,權證都大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后股改時代的全流通有效市場上,這些價值將體現得更為清楚。 交易所方面顯然正趁熱打鐵,據上證所理事長耿亮日前透露,上證所將爭取在年內推出上證50ETF權證。從理論上來講,這一間接與指數掛鉤的權證產品,應該能夠具備一定程度上的期權作用和做空的功能,為市場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對沖風險的工具。看來,回歸其本來面目后的權證,面對的可能是更為寬廣的空間。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