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新動力 市場風乍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31日 19:0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汪濤 上海報道 周轉資金動向 從7月26日開始,大盤一路飄紅,包括東方證券在內,諸多券商內部顯得頗為興奮。
這一天,幾家大券商的周轉貸款資金已經到位,并且已經進入市場,推動當日市場行情暴漲。 據悉,6月底,央行決定向廣發、東方、華泰、中信及海通證券等五家創新試點類券商提供百億再貸款,該類資金只能用于投資股票。 “東方證券獲得了30億的使用額度,不過由于東方證券自身資金比較充裕,因此第一批只拿了6個億的資金,”消息人士透露,“以上每家券商基本都獲得類似額度。” 7月18日,上述創新試點券商接到證監會通知,這筆資金將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通過工行、建行兩家商業銀行的委托貸款形式,于7月20日左右,分批劃至券商的銀行賬戶中。 據了解,東方證券的6億資金是通過工行渠道。 業內人士表示,上述貸款將以自營方式進入市場。東方證券近幾年來自營差價收入逐年上升,該公司似乎對自營業務信心十足。 據統計,東方證券2004年共出現在22只股票年報披露的十大流通股東當中,到今年第一季度季報公布時,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29只,合計持有股票的數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不過,周轉貸款要求很嚴格,利率也比較高,因此券商普遍比較謹慎,并沒有全額申請,而監管部門也要繼續觀察,以下發第二批。” 周轉貸款的期限是一年,利率為3.87%,與人行一年期的再貸款利率相同。而此前傳言申萬、華安的再貸款利率為0.9%。 據了解,到賬的資金已經進入股市,這筆資金的審批和管理權已交給證監會,銀行只負責資金的體內循環與封閉運用管理,資金只能直接投資股票而不作他用。 由于這筆資金擔負著維護市場穩定的職責,同時券商也要承擔較高的利率與一定的投資風險,因此業內普遍預測這筆資金還是會主要投向流通性較強的大盤藍籌指標股。 由于百億資金是分批到賬,資金會陸續進入股市。這百億資金可以說主要承擔著為股改護航的使命,100億元只是第一批額度,未來還會有分批貸款。 “關于周轉貸款的使用方式和性質,現在還并不明確,”另一創新券商表示,“在第二批貸款下發時,監管部門會有進一步的規定。” 股權投資 與此同時,申萬內部也有說法,已經拿到匯金公司4.5億元的股權投資。 這與此前央行公開決定對華安證券、申銀萬國證券實行再貸款不同,據悉,7月中旬,匯金公司與上海有關方面達成意向。 “鑒于申銀萬國的資本金嚴重不足,流動性十分困難”,匯金公司將向申銀萬國注資25億元,并提供總計15億元的流動資金支持。 不過,關于匯金具體注資的金額還有多種說法。不過,申萬此前一直謀劃的老股東增資擴股已經暫停。 據悉,匯金公司已與申銀萬國簽訂4.5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抵押融資協議。申銀萬國不屬于創新試點類券商,因此沒有獲得周轉貸款。 匯金公司注資后,將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向申銀萬國推薦董事、監事及其他高管人員。市場人士透露,匯金公司注資申銀萬國將不以營利為目的,匯金公司介入申銀萬國期間獲得的利潤,將全部留存在申銀萬國。同時匯金公司的持股期只有3年,期滿后將選擇合適的機會退出。 除申萬外,7月中下旬,匯金公司還將與上海市簽署國泰君安股權投資的備忘錄,而銀河、華夏等券商也被納入注資范圍。 此前,上海另一家券商海通證券,被央行批準發行最高額為2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海通是第三家獲準短期融資券的券商,就在兩個月前,國泰君安證券獲準發行12.67億元短期債券,招商證券也獲準發行6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市場人士認為,短期融資成本與再貸款成本都差不多,在管理層援助之下,部分券商的流動性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千點附近券商資金作為 上證指數自6月6日跌破千點大關以來,已經有3次在千點附近得到有力支撐,并且成交量有所放大。這期間券商的資金動力不可忽略。 統計顯示,6月1日以來,券商機構專用席位共25次現身于交易信息公告中(其中6月份18次),遠遠高于5月份的12次和4月份的8次。 而且,從上榜券商名單來看,創新試點類券商活躍程度尤其突出其中華泰證券經紀業務管理總部(非營業場所)、中信證券市場開發部(非營業場所)8次出現在股票交易信息公告名單中,6月8日,華泰證券經紀業務管理總部(非營業場所)出現在武鋼股份和華電國際漲停的交易信息公告名單中。 在獲得集合理財業務資格后,券商在二級市場更加有所作為如光大陽光集合理財計劃就進入了柳化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 周轉貸款,股權投資,短期融資券,還有再貸款種種資金方面的政策利好讓處于困境中的券商有了強大的資金實力這給處于弱勢中的證券市場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買方力量。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