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談) 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30日 08:38 中國證券報 | |||||||||
文/記者張納 對于一個扎扎實實成長起來的企業,誰都不愿看到它出現危機、走向衰落。 伊利股份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從大草原上崛起的企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從一個地方的乳品廠成長為全國乳品行業龍頭,去年的主營收入達到87億元。這周,伊利的新工業
看到這些,可能有不少人替伊利舒了一口氣。去年底,鄭俊懷等公司部分高管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捕,著實令人擔憂:伊利是否也會像很多“前車之鑒”那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目前情況看,伊利已經平穩度 過危機,走出了高管事件陰影,在新任董事 長潘剛的帶領下,以液態奶為主攻方向,在 奶源和產能上謀求新一輪大規模的擴張。 從資本嗅覺靈敏的基金動向就能看出伊利向好的證明———二季度里,不只一家基金公司在調倉時將伊利股份納入了重倉股行列。 支撐伊利在突遭風雨危機而不倒的,不是幸運,是公司多年扎實經營所構筑的堅固的產業支柱。 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正處在“格林柯爾危機”的顧雛軍。當初“郎顧之爭”時,顧雛軍像“不倒翁”一樣晃了幾晃,暫且立住了腳;而如今嚴義明律師掀起了一場“倒顧運動”,雖然這回顧雛軍的倒與不倒目前還不明朗,但是幾家格林柯爾系公司或已停產多時,或已開始采取擺脫干系的行動。 這周,美菱集團作為第二大股東,為了保住美菱電器不被“格林柯爾危機”吞沒,正打算從公司第一大股東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手中回購其所持美菱電器的股份。而一直也沒有從顧雛軍所謂的“產業整合”中受益的華意壓縮已與科龍電器交惡,其子公司因合同糾紛將科龍告上法庭。顧雛軍跨出“老本行”制冷業進入汽車業的亞星客車,現在“披星戴帽”,處于退市邊緣,據說今年以來,*ST亞星的供貨商多次上門要債。 有分析人士認為,相關上市公司并沒有從格林柯爾那里獲得幫助它們進一步做大做強的資產或資金,相反,在產業整合大旗的蔭蔽之下,顧雛軍想方設法讓旗下的其它公司從這些上市公司那里賺取大量利潤。顧氏“家電王國”的建筑構造是“空中花園”,哪里禁得住危機突襲? 伊利曾經面臨的危機,最初起于獨董的質疑,最終,鄭俊懷倒下了,而伊利仍然屹立,是因為伊利牢固的產業基礎禁得住考驗。顧雛軍現在陷入的四面楚歌,最初是來自郎咸平的質疑。格林柯爾這次能否度過危機,要看顧雛軍當初是以怎樣的心思去構筑其產業框架的,如果是“混”,那么有句經典的電影臺詞說得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