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券商更要改革券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8日 14:4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文人騷客的從容顯然不適用于嗷嗷待哺的股票市場。現在討論央行是否應該給申銀萬國和華安證券再貸款,或者匯金是否應該出手重組銀河證券的問題,似乎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如果說股權分置改革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那么拯救券商就有點“人命關天”,不由得你不救的意味了。 只有把政府的援助看成是證券業必須徹底市場化改革的嚴厲警告,券商們才有可能
此時,尤其值得檢討的問題反而是:事情是如何發展到如此地步的?這樣的事情如何能夠不再發生?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券商的這種狀況并非由剛剛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所引起。券商的困難狀況由來已久,只能說證券業在自身發展的“關鍵時刻掉鏈子”,未能做好迎接這次重大機遇的準備而已。到底是依靠券商來救股權分置改革,還是反過來依靠改革的成功來救券商呢?或許后者從邏輯上更通順一些吧。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公布的統計情況,國內券商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虧損總額近150億元。通俗來講,券商的行業問題就是盈利渠道太少,券商太多了,絕大多數券商太小了,素質太差了。套用一下著名的“豬論”,就是“小豬搶食,大豬挨餓。”生存壓力轉化為違規動力,因此券商淘汰與券商整頓不得不合二為一。 對券商的清理整頓工作,從去年中開始就大規模展開了,遠遠早于股權分置改革啟動的時間。一年多來,整頓工作走出了一條從清查、券商托管、打擊挪用客戶保證金以及非法國債回購到眼下央行再貸款的艱難軌跡。上述各項工作均還在進行之中,遠未到終結的時候。 對比當年“3·27”國債等事件時多空雙方肆無忌憚的豪賭行為,今日對這些昔日大戶采用溫情脈脈的再貸款或注資就顯得很不匹配了。證券業與銀行業的差別實在太大了。當然,在股市積重難返之時出此下策,也反證了問題的嚴重程度。 從本質上來說,給券商提供再貸款或注資的行為屬于以行政權力分配資源。這與證券市場的市場化進程顯然是背道而馳的。“有人可以求助于某個行政官員并把一些事情辦妥,而大街上的另一個人卻無法做到。” 事實上,這種有爭議的分配行為在券商整頓中已經屢見不鮮。之前的“創新試點”和“分類監管”等政策就屬于同一性質。同樣作為淘汰制的一種,這些方法在科學性上似乎還不如早年對上市公司所采取的PT和ST制度。后者至少有個經過第三方審計的連續虧損作為標準,雖然剛施行時有持股者表示不滿,但由于其規則較為市場化,后來也就被認可了。 而從再貸款、政府注資和分類監管、創新試點等方法來看,決策者卻面臨著諸多由此帶來的風險。在行政許可法實行的大背景下,審批權類的權力將面臨越來越多訴訟風險,因此減少審批是大勢所趨。 令人不安的是,證券業所采取的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淘汰制,卻有強化審批權的反作用。此前發生的王小石事件就尖銳地暴露出審批權力尋租將對證監會加強監管的本職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從根本上來說,證券行業的監管活動中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問題,其原因并不是因為證交會的權力不夠,而是因為它不愿意行使自己所擁有的各種權力。”這已是成熟證券市場的共識。從國內股市來看,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在上輪牛市結束的2001年前后,就著手建立市場化的券商淘汰機制,并嚴加監管,那么后來的挪用保證金風波、國債回購風波或許可以不發生。德隆系等的泡沫也就不會吹得那么大了。證券業的“溫水煮青蛙”已持續多時。總是期待明天會更好,最終問題日積月累,也就到了必須依靠更多行政力量介入的境地。 可以說,正是太多券商自身的改革壓力積壓到股權分置改革的當口來釋放,改革的機遇才會被異化成為了更大的改革壓力。鑒往事,思來者,改革者足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