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分置試點走過30天 首批試點股改方案問題不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7日 00:21 中華工商時報 | ||||||||
□實習生 朱麗娟 本報記者 董硯龍 首批試點企業股改方案問題不少,市場反常表現引發管理層關注 2005年4月29日,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為信號,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正式啟動,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首批四家上市公司的試
首批試點方案雷同 5月8日,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國證券公司聯合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業務操作指引》,9日,金牛能源、三一重工、紫江企業、清華同方四家公司分別發布公告,宣布成為首批股權分置試點企業。 10日、11日,三一重工、紫江企業和清華同方公布了股權分置改革方案,13日金牛能源改革方案出臺。而此次四試點的股改方案均為“送股”,即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 三一重工確定由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每10股送3股并補償8元現金。紫江企業則為由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按持股比例支付公司股票,作為非流通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獲得流通權的對價,即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將獲得3股股票。金牛能源為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每10股支付2.5股股票,作為換取非流通股份流通權的對價,但紫江企業相關負責人隨后又表示,試點方案本著流通股東持有股份的市場價值不減少原則又對流通股東進行了更大的利益傾斜,每10股多付了0.59股也即10股支付3股。而清華同方公布的方案與以上三家有所不同,即通過增加公司股本的方法降低非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同時提高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比例:流通股股東每10股獲轉增10股,非流通股東以放棄本次轉增權利為對價換取流通權。其流通權對價來源為公積金。 另外,三一重工和紫江企業均承諾自非流通股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至少在12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者轉讓,金牛能源則為18個月。 第一批試點的股改方案看起來似乎很有誘惑,而市場的反應卻極其殘酷,繼三一重工復牌上市上證指數跌至六年來新低,深證指數狂跌百點后,紫江企業和清華同方于12日復牌上市當天便繼續演繹三一重工的走勢,開盤即封死漲停。且試點概念股均出現了大幅回調的跡象。 當時即有業內人士指出,這顯示市場對股權分置后的前景不容樂觀。而在此之前,市場的反常表現已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重視,中國證監會于5月10日緊急召集有關人士進行座談,由證監會副主席桂敏杰主持,5名權威經濟學家共同就如何開展試點進行討論。 反應不滿修改方案 不僅如此,在這短短的一個月里,4家公司的一舉一動也備受市場關注。先是三一重工實際控股人梁穩根因為不滿小股東的討價還價,拋出“大豬小豬”論,引起大討論。接著金牛能源又傳出涉嫌大股東與關聯公司炒作自家股票,試點資格遭受詰問。事后金牛能源發布公告澄清此言論。而清華同方的公積金送股方案一出臺,即有業內人士評論這是按發行價打折返還給流通股股東,跟商場的購物返券沒區別。在5月26日清華同方召開的全流通改革方案投資者溝通會上,又有小股東打斷清華同方總裁陸致成的講話,表示難以接受每10股轉增10股的補償方案,還有小股東表示清華同方10股轉增30股才算公平。另外,紫江企業也傳出有莊股嫌疑,且小股東強烈要求增加補償。 四公司自宣布成為試點之后大盤一直持續跌勢,中間雖有逆勢上漲之勢,但隨后又有非流通股股東對整改方案不滿。5月24日,三一重工對外公布了修改方案: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將獲得3.5股股票和8元現金對價,且設置了減持條件:一、自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后的第一個交易日起滿24個月以上。二、自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后,任一連續5個交易日(公司全天停牌的,該日不計入5個交易日)。 5月30日,金牛能源也公布了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修改方案。邢臺集團將原先承諾的獲得流通權后不實施流通的時限由18個月變更為24個月,并確定屆時出售股票的最低價格為每股8.71元。且還承諾,在其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的24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者轉讓,在此期滿后的18個月內,邢臺集團掛牌交易出售的金牛能源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5%。另外,金牛能源增加了凍結股份這一方式來保證不提前減持股份,給投資者更多的信任感。同日,中國證監會和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做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大中型上市公司積極進行股權分置改革。 在此期間,三一重工還發布公告,進行了公司上市近兩年來的首次股本擴張。 不過清華同方則表示不會對方案再作讓步。而紫江高管也有表示,10股送3股的方案已經接近非流通股東所能承受的極限,讓步機會不大。 試錯主體亟待轉變 銀河證券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于第二批試點,管理層應該明確態度,比如到底會不會干預補償底線。 “對第二批試點而言,目前試錯機制可能不會改變”,中國人民大學證券與金融研究所李永森教授分析說,以往國有股減持失敗存在的很大問題是國家主導的試錯。而這次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試錯主體發生轉換,由管理層轉換為上市公司的控股集團(大股東)提出方案,流通股股東(中小股東)去博弈,實際上是非流通股股東控制下的試錯,而“處于弱勢地位的流通股股東依然處于弱勢”。(7B1) 鏈接 股權分置大事記 1992年5月《股份公司規范意見》及13個配套文件出臺,明確規定在我國證券市場,國家股、法人股、公眾股、外資股四種股權形式并存。 1999年12月中國嘉陵和黔輪胎比例配售試點減持。 2001年6月12日《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出臺,隨著數家公司國有股減持,股市最終暴跌。 2001年9月30日《關于加強對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協議轉讓活動規范管理的通知》對社會委托拍賣緊急剎車,重申:協議轉讓必須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發文《停止通過國內市場減持國有股》,股市暴漲,但以后再次陷入低迷。 2003年12月16日國資委出臺《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及國有股轉讓價格在不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基礎上,參考盈利能力和市場表現合理定價。 2004年2月2日《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再次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 2004年12月15日滬深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聯合發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轉讓實施細則》,嚴禁進行場外非法股票交易活動,非流通股轉讓須在證交所進行。 2005年4月12日證監會負責人表示,解決股權分置已經具備啟動試點的條件。 2005年4月29日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試點工作。 2005年5月8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業務操作指引》。 2005年5月9日4家試點企業正式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