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股改不良貸款處置和轉移方案已經輪廓初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5日 02:28 第一財經日報 | |||||||||
超過4000億元可疑類不良貸款處置和轉移方案雖未最終敲定,但已輪廓初現 本報記者 李濤 郝淵侃 蔡臻欣 發自北京 4月21日,中國工商銀行股改消息的發布,并沒有使從各地趕赴北京的分行高層們感到太意外,只是當天會議傳遞出的“計劃年底前成立股份公司”的信息讓他們尤感緊迫。
同一天,10位經濟學家被央行邀請,參加了關于工行股改和其他金融問題的通報會,吳敬璉、許小年、胡祖六、鐘偉、王君、巴曙松等經濟學家出現在會議的名單上。 當晚,工行股改的具體方案終于浮出水面。 然而,正如業內外人士所言,當日所披露的方案是一個“不完整的方案”——巨額可疑類不良貸款如何處置?匯金再次出現在前臺,其角色是否會和上市目標有所沖突?次級債發行計劃如何執行?——工行股改方案獲批只是個開始,而這三大懸念還需要一一厘清。 “不完整方案”繼續版:處置可疑類不良貸款 和150億美元的外匯注資相比,巨額不良貸款,尤其是超過4000億元的可疑類不良貸款如何處置,成為“不完整方案”繼續版的核心內容。 從可以利用的工具看,不外乎四種:轉移給財政、通過再貸款等方式轉移給央行、轉移至資產管理公司、抑或自我消化。據悉,具體的轉移方案尚未最后確定,但可能的路徑和操作方式已有多種考慮。 “工行的不良資產肯定要剝離,此次剝離是通過央行‘打包’購買的方式,然后由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具體如何操作目前還待研究。”國務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改辦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工行一位高層人士也表示:“接下來就是解決操作層面的問題,不良資產剝離在央行那邊沒有問題。” 本報記者從另一位工行知情人士處了解到,18日下午召開的決策層辦公會議已原則上通過工行股改方案。該人士同時表示,工行二次不良資產剝離的方案也已大致確定,具體剝離路徑可能是:將不良資產先行以原價轉移至央行,之后央行將其折價剝離至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在后一個過程中,可能采取定向剝離的方式,也有可能是采取招標方式來決定最后的承接者。至于具體剝離的時點,目前尚未清晰,例如按照2004年12月31日為截止日,還是以2005年3月31日為截止日等等。 此外,該人士透露,一旦最終確定,對應的資產管理公司在接收不良資產前,還將受委托對工行進行不良貸款的確權和責任人的落實,而且“這與工行內部的相關標準將有所不同”。這也即是方案中規定的“在處置不良資產時,要嚴肅追究銀行內部有關人員的責任,嚴厲打擊逃廢銀行債務的不法行為。” 工行副行長楊凱生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工行現在首要的功課就是清產核資,“比如說我們在下工夫清理一些非信貸的不良資產,清點我們的資產。所謂財務重組就是要把現在數額較大的不良資產,移出我們的資產負債表。通過其他的方式,解決資產負債表的問題。” 事實上,在進行外部盡職調查之前,工行已經開始了更為嚴格的清產核資。目前的做法是交叉稽核和本區域稽核相結合,例如省行中兩個處長可能借出一個到下面做稽核,各地市交叉稽核。地區分行上面還有幾個稽核中心,類似于幾個大區,平時檢查和互查。 匯金再現前臺:上市障礙可望規避 不同于中、建兩行的股改方案,工行方案將保留財政部的資本金,財政部的發言權不容忽視。財政部與匯金公司成為持股權相同的兩大股東。一位分行負責人提出了疑問:“各一半,現在誰說了算?”目前的匯金董事長仍由建行董事長郭樹清兼任。 工行與中、建兩行共同擁有一個股東——匯金。作為工行上市的備選地點,港交所《上市規則》中規定“如新申請人的控股股東除在新申請人業務占有權益外,也在另一業務中占有權益,而該業務直接或間接與新申請人的業務構成競爭或可能構成競爭,以致控股股東與新申請人的全體股東在該業務利益上有所沖突,則本交易所可視新申請人為不適合上市。” 針對這個可能的障礙,楊凱生曾對記者表示,“我相信有關部門會予以研究,都會符合上市的要求。”據悉,目前匯金有關人士已和香港聯交所取得溝通一致,上市障礙可望消除。 此外,在分行層面,高層們更為關心的則是,資本金充實后在銀行各分行間如何分配。一位分行負責人告訴記者:“按道理應該給效益不好的行補充多些,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需要鼓勵先進。”巴塞爾協議規定,資本金針對一個法人,而非具體到一家銀行的分支機構。 達標8%資本充足率: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 為達標8%的資本充足率,工行次級債的發行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國務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改辦上述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新的發債計劃目前還未上報給監管部門,如若進展迅速,第一批債券最快可能在未來2個月內進入銀行間市場。 匯金注入工行的150億美元資本金(合人民幣1240億元),加上財政部在工行原有資本金中的1240億元人民幣,將使工行的核心資本達到2480億元人民幣(合300億美元),對應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6%。因而本次方案決定通過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并使資本充足率超過8%,意味著工行將發行接近1000億元的次級債。 按這個規模發行,工行感到了任務的艱巨性。事實上,早在幾年前,財政部就開始研究國有商業銀行通過發行次級債充實資本金的可能性,當時主要是由于財政部發行2700億特別國債用于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和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后,財政壓力加大。財政部金融司的一份報告建議,從我國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來看,應優先考慮通過發行次級債券充實資本金,使國有商業銀行開辟出一條不斷補充資本金的渠道,并借此推動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機制和經營狀況的改進,為將來上市作準備。(本報記者田毅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鏈接 在《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中,中國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資本包括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其中,核心資本包括實收資本或普通股、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和少數股權;附屬資本包括重估儲備、一般準備、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長期次級債務。而巴塞爾協議使用的資本定義則由三個層次組成:一級資本,包括永久性股東權益、公開儲備;二級資本,包括非公開儲備,混合型債務工具,中、長期的次級債務;三級資本包括用于防范市場風險的短期次級債務。銀監會的“辦法”是對巴塞爾協議的簡化。 該“辦法”規定,到2007年1月1日的過渡期內,未達標的商業銀行應制訂切實可行的資本補充計劃,通過敦促股東注資,調整資產結構,改善經營狀況,提高自我積累能力,招募合格戰略投資人,發行長期次級債券、可轉債,上市或增資擴股等多種方式補充資本。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