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證券市場(券商篇):清算日(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4日 16:28 《財經》雜志 | |||||||||
問題的背后 如果說證監會首先希望證券公司“坦白交代”,還有點“說實話給出路”的意味,而央行領導的表態則意味著金融機構退出問題已經被明確提了出來。
多年來,在信托、城市信用社、農信社等金融機構的關閉和重組過程中,地方政府以財政擔保向央行申請再貸款,用于兌付個人債權人。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經常欠賬,財政部難以按照約定由中央財政從地方的轉移支付資金或稅收返還中扣回欠款,實際上使得央行成為實際的出資人,對于宏觀經濟而言是增加了貨幣投放量,損害了央行的獨立性。在金融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屬于不得已而為之。 對于券商的行業性問題,市場上一直流傳著“國家花一兩千億就能救券商”的說法。挽救券商的呼聲不絕于耳,理由大致有三:其一,國家能拿出上萬億元來“救銀行”,為什么不能拿出一兩千億來救券商?其二,券商的虧損主要是國有股減持等政策造成的,委托理財搞成這樣證監會也難逃其責;其三,如果券商都跨了,誰來落實“國九條”? 這些理由有的似是而非,有的則讓人啼笑皆非。這一輪券商關閉接管風潮林林總總,更多情況下,是問題券商的高管為保住個人地位和利益而掩蓋問題,向股東和地方監管機構、地方政府隱瞞實際虧損;是監管機構和地方政府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在各種程度上袒護券商。證券公司處于公司治理嚴重缺失,監管失控的狀況。 問題之所以長期得不到解決,是因為背后隱含著巨大利益。同樣的故事在不同的券商那里一再上演:證券公司的董事長是地方政府委派的,地方政府領導的親屬就在這家公司上班;證券公司和監管部門、上市公司之間更是千絲萬縷的聯系;證券公司毫無道理的反向操作;當證券公司挪用保證金被調查之后,負責人到北京一跑,處罰就變成了一份輕飄飄的檢查。利益集團成為行業改革的最大阻力。 正是因為治理結構不完善、公司內部人控制嚴重,股份制的證券公司實則和國有企業無異,沒人真正為公司負責。在這輪股票下跌中,跑得最快的是所謂私募基金,而大部分券商則不敢斬倉,不愿意將浮動虧損轉為實際虧損。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如果虧損怎么能申請到新的業務資格,怎么進入同業拆借市場?如何申請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實則很大程度上是董事長、總經理想保住位置,結果是公司重倉股市值縮水,造成更大的虧損,并且在不斷的融資中增加了財務負擔。 更有甚者,不乏像德隆這樣的機構控股證券公司,將其作為融資平臺,最終形成巨大虧損。德隆之所以能控股多家金融機構,還是由于監管乏力,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事實上,財務狀況越是變差的金融機構,越是流動性不足,就越有可能產生賭博心理。如果監管者沒有有效的及時校正措施,就不能促使它們用正當的方式去扭轉經營不善的局面,反而可能出現更大的風險。這會演變成為嚴重的道德風險。這時,監管往往失去威懾力。 如果以上種種問題不能解決,很難想像挽救的券商不再重蹈覆轍。但是,有種種力量在阻礙證券行業的正常退出。除券商自身的各種求存努力,地方政府為了保住當地惟一的綜合類券商牌照可謂不遺余力:協調債權人不逼債;協調公檢法不要立案;指定地方企業注資,不一而足。這些做法以“維持一方金融穩定”為旗號,實則是保護利益階層,不想牽涉出更多的人和問題。 原本并非政府持股的股份制公司,在資不抵債之后卻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救助,有政府這樣一個靠山,這樣的證券公司能建立起獨立經營、風險自擔的意識嗎?能真正為股東負責嗎?政府指定的重組能夠按市場定價嗎?能真正保護股東利益嗎?不難想像這些問題的答案會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