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人憑什么入選發審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1日 19:16 法制晚報 | |||||||||
□實習記者 劉而立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光“補”還不夠,還必須補得結實。 王小石事件令證監會一度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制度上的種種漏洞受到各方的廣泛批評。其中,保密的發審委委員名單被“王小石們”奇貨可居,甚至一份名單賣出了數
“但公開了名單,也不等于什么問題都沒有了。” 一位曾經參與過公司上市運作的律師說。 憑什么入選發審委? 能夠成為發審委委員(包括候選人),不但是個人的榮耀,連候選人所在的機構和企業也跟著沾光。“我們所里有律師入選了發審委”,這句話或許是最好的廣告語。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提出了疑問:全國那么多律師、會計師,這39人憑什么成為候選人?那25人又憑什么最終入選?依據的究竟是什么標準? 但發審委委員的選拔標準,并沒有和名單一起公示。 在證監會官方網站的幾個公告里,只提到39名發審委委員候選人是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和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組織推薦”,“經證監會2004年第130次主席辦公會審議決定”,公示之后按照“程序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從中確定的。 而這些協會和有關部門推薦人選所依據的“規定的程序”究竟是什么,卻無法搜尋得到,很多業內人士對此也不了解。記者就此咨詢了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依然沒能得到明確的答復。 這個“規定的程序”,直接關系到誰能夠成為發審委的委員候選人。 “誰不想入選發審委?身價都能提高好多。可是想歸想,連入選條件都不知道,想爭取都找不到方向!”北京某律師事務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談起此事時,頗有些憤憤不平。 記者按照證監會公布的委員名單,先后與多位候選人聯系采訪,但對方均表示“不好多談”、“不方便接受采訪”。 證監會的候選人 為何不公示? 最終被聘任為發審委委員的有25人,其中20人是從39名候選人中篩選出來的,另外5名則是證監會內部人員。但在證監會的公告中,委員的姓名全部混在一起按姓氏筆畫為序,這5人并未特別標明。而此前的39人候選名單里,更是連這5人的名字都沒有出現。 證監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示候選人名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為了增加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候選人如有“劣跡”,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向證監會舉報。理由則是——“便于有關部門進一步核實。” 這點遭到廣泛的質疑。 “一般來說,了解情況的都是同行的人,但是如果要求實名舉報的話,萬一泄露出去怎么辦?這就等于說,你們誰也別來舉報。”一位律師表示。 多數人都認為,對這些發審委候選人來說,核實舉報他們的材料是否真實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這些候選人在業界都有一定影響,其工作成績是非常透明的。如果監管方不肯花這樣的時間來核查,那么監管方的態度就有理由受到質疑。 另一方面,最終成為發審委委員的5名證監會內部人員,卻甚至不需要經過這樣一道“公審”的程序。對此,證監會的解釋是:“根據《暫行辦法》的規定,會內委員由我會按內部行政程序指定,因此未在換屆前公示。” 但是,這種說法遭到了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的質疑。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易憲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證監會的候選人不應當有什么特殊,也應該一起公示。 發審制度還需更透明 新一屆發審委名單的最終確定,昭示著新股即將恢復發行。但證監會公布名單的第一天,股市卻似乎“視若無睹”,依舊波瀾不驚。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王小石事件”給證監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未因發審委的換屆而消除,證監會要想重塑形象,要做的遠不止這一點。 對此,飽受各方指責的證監會似乎早有心理準備。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公示委員名單只是第一步,證監會還將進一步深化發行審核制度改革,提高發行審核工作的質量和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企業只要達到了法律規定的標準就可上市,證監會只負責備案和監管違規行為。曾經有業內人士提出取消現行的發審制,實施注冊制。但此觀點沒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多年從事證券業的胡剴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股市和市場環境還有不少缺陷,取消發審制度的時機并不成熟。上市審核制度這個大前提短期內不應改變,因此發審制度的進一步透明化將是證監會改革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