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證監會透明度 1100億融資等信息仍遮遮掩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7日 01:34 中華工商時報 | ||||||||
水皮雜談 水皮把中國股市和中國足球以及中國的樓市扯在一起作了些梳理,試圖尋找一些共性。反應敏感的記者就拿這個話題去問巴曙松,巴曙松回答說在他眼中中國足球和中國股市應該算是透明度最高的領域,否則也由不得你們媒體這么批評。
巴曙松的公開身份現在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長,此前任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戰略發展部負責人。在媒體眼中,巴曙松的身份非常官方,因此對巴曙松的演講以水皮的雜談提問帶有點“交鋒”的味道,考驗的意味,巴曙松的回答很巧妙,以證偽的方式將皮球踢回給了記者,水皮讀了報道也拍案叫絕。 那么,中國足球和中國股市果然是透明度最高的領域嗎? 的確,和其他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領域比,比如金融系統、比如司法系統、比如醫療系統,甚至公共交通系統、教育系統,媒體的批評性報道比較多,各種各樣的評論也呈百家爭鳴的態勢,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并不是意味著中國股市和中國足球的問題就比其他的領域多和嚴重,而是由于這兩個市場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更直接,市場化的程度也更高。中國股市不用說每天四個小時的參與者實際上是多達7000萬的投資者,就說中國足球也是中國體育系統內最早的改革試點。中國證監會也好,中國足協也好,抗打擊能力比較強,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強,更由于和國際接軌和交流的影響,對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有更深刻的理解。一句話,比較開明,比較能容忍不同意見,尤其是傳媒的批評意見,不像有的部門,老虎屁股摸不得,輿論稍有監督,不是告狀封條,就是胡攪蠻纏。 但是開明和透明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透明,足協就不會為“黑哨”背黑鍋,就不會有龔建平事件;同樣,如果透明,中國證監會就不會為發審委背罵名,就不會有王小石事件,更不會有證監會5位專職發審委不經公示直接入選的天賦特權。 這些都是不用爭辯的。 2004年的最后二天,證監會召集北京的部分媒體開了一個新聞宣傳的座談會,尚福林又出來把資本市場面臨難得發展機遇的話說了一遍,又把早在此前已經說過的2005年的8項工作重新讀了一遍。有人評論證監會開始放下身段了,開始和媒體交流了。水皮則不以為然,中國足協還常設新聞工作委員會,還聘任主流媒體的資深記者擔任委員,但是足協內幕該你不知道的還是沒有人告訴你,讓你干著急。 有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提高透明度? 有,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這個要求包括水皮在內的不少業內人士都呼吁過N遍,實在算不上什么無理要求,更何況現在中央各大部委都在推進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而中國足協都早已有新聞發言人,實在搞不懂證監會為什么會如此發怵? 2005年的第一個交易日,是新股詢價制度和非流通股場內規范轉讓規則實行的日子,照樣的謠言滿天飛揚,照樣沒有人出來就此作點澄清,而與此同時2005年新股發行1100億的消息從北京傳到廣州,從報道中被引述到評論中。1100億是什么概念?1100億的新股發行意味著是2004年新股發行的3倍,稍有常識的投資者略作分析都會得出不可能的結論。 那么,這個1100億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追根尋源又和那個巴曙松有關。有報道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日前表示,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預計,2005年A股市場發行數量眾多,融資規模龐大,發行節奏密集,考慮IPO和再融資,預計融資金融將達1100億,市場將面臨嚴竣考驗。 巴曙松果然是這樣聳人聽聞的嗎? 就在同一篇報道中,記者明明白白地寫到,“金融研究所的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11月,已經發審委通過,預計2005年發行IPO的項目仍有44家,其中包括華電國際等超過10億元的大盤股,籌資總金額預計在200億左右。”這顯然是一種肯定的表述。關鍵的是800多億的差額又來自哪里,原來在同一篇報道中除了肯定的預計外,還有一段“此外”。“此外,由于2004年下半年以來市場環境持續低迷,中國石油發A股,交通銀行IPO和寶鋼增發等融資項目被迫推遲,使得2005年市場面臨的融資壓力空前增大。2005年有可能發行的大型項目籌資總額將近900億元。”這里的“此外”顯然是一種猜測:確切的表述應該是2005年以后的融資壓力高達1100億,而決不是什么2005年一年的融資總額達到1100億。巴曙松其實表述的沒有問題,問題出在記者把肯定的和猜測的加在一起都以肯定的方式作了報道的導語,從而“嫁禍”于巴曙松,讓巴副所長有口難辯。 這個時候有個新聞發言人出來及時澄清一下,不比尚福林空喊口號有效得多么?! 水皮已經不記得在哪篇雜談中專門談過發行的信息披露問題。大意是既然發行是一個最大的現實壓力,那么證監會就應該想辦法把這個壓力對于市場的不可測因素降至最低,完全可以在年初的時間公布新一年中的大致籌資計劃,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讓投資者有充分的心理預期加以消化。這也不是什么創新,香港聯交所就是這樣做的。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我們正是從香港聯交所的公告中知道,中行和建行要在新的一年中上市,上市的地點正是香港。不但中行和建行要在香港上市,就是民生銀行和交通銀行也要在新的一年中在香港融資和掛牌、籌資的數量、價格和承銷商一目了然。內地企業要去香港上市都需中國證監會批準,香港聯交所公布的信息證監會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就是沒有人告訴內地的7000萬投資者。管理層一直強調要規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卻偏偏忽略了自己的信息披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的事,又怎么能強求于人呢? 2004年底,中國足協述職,五位專職副主席都給自己定了個稱職的評定,消息傳出來罵聲一片。奧運會拿不到入場券,世界杯連亞洲區八強賽的資格都打不下來,中超聯賽搞到崩盤的地步,中國足協的副主席卻認為自己稱職,搞得水皮哭笑不得,如果這樣算稱職,那么,怎樣才算不稱職呢?不能說閻世鐸瀆職,甚至也不能說他失職,他最多也就是盡職而已,盡職顯然不等于稱職。盡職講的是過程,稱職講的是結果。中國足球落到人見人罵的份上,足協說自己稱職,你讓別人還能說什么呢? 不過,回過頭來一想,中國足協好孬還有述職,中國證監會年底挨了王小石一石頭,這個職還不知道怎么述呢,是優秀、良好,還是稱職,只有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