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的制度安排 看伊利強人治理的悲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13:04 和訊網-紅周刊 | |||||||||
胡東輝 記得上周末還在央視的經濟頻道中看到鄭俊懷出鏡,本周一剛上班就聽說他出事了,開始還有點不相信,但看到伊利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跌停板上的巨量拋盤,感覺到這絕不會是空穴來風,無風不起浪嘛。結果事情比想象得還嚴重,公司高管一下子被抓了5個,伊利股份在劫難逃,下坡路是走定了。
平心而論,伊利股份在滬深股市中應該算是好公司。公司上市近9年,始終牢牢抓住乳業這個主業不放松,從一家小小的回民食品廠發展成為全國數一數二的乳業巨頭,公司規模快速擴大,而牛奶并沒有被稀釋,利潤與股本同步增長。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伊利股份一直屬于績優股,鄭俊懷功不可沒。現在鄭俊懷出事了,如果他確實觸犯了刑律,那就應該被抓,不能因其功大而網開一面,這是中國司法的一個進步。 誰在助長強人治理 令人深思的是,香港監管當局的“虎山行”曾經贏得境內輿論的一片喝彩聲,但鄭俊懷的鋃鐺入獄卻并沒有多少人喝彩,局外人對鄭俊懷同情大于憎惡,這是為什么?這主要是因為鄭俊懷畢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是腳踏實地干出來的,人們對他更多的是惋惜。另一方面是因為整個事件透明度較差,這跟“虎山行”不可同日而語,人們無法確切地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因此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這是值得證券監管部門反思的,這么大的事兒為什么不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做出說明呢? 對局外人來說,伊利股份究竟發生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個卓有成績的企業家又倒下了,這不單單是伊利股份的悲劇,更是中國企業界的悲劇。鄭俊懷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倒下的企業家,這是中國企業搞強人治理的悲劇。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人治的歷史,個人崇拜、強人治理是其傳統,現在搞企業也是如此。對伊利股份來說,如果沒有鄭俊懷,也就沒有現在的伊利股份,鄭俊懷在伊利股份的絕對權利是不難想象的。這種企業家的個人權威在中國的企業中是司空見慣的,如倪潤峰之于四川長虹(資訊 行情 論壇),張瑞敏之于青島海爾(資訊 行情 論壇),顧雛軍之于格林柯爾,李東生之于TCL,葛文耀之于上海家化(資訊 行情 論壇)……如果需要,這樣的名單可以報上一長串。 制度不公令強人巧取豪奪 因為有功,企業家個人的權威就急劇膨脹,在企業中說一不二,企業的命運從此被捆綁在企業家個人的身上,企業要不垮,完全靠企業家個人自律。有些企業家認為自己功勞很大,拿得太少,虧大了,心理不平衡。有關部門似乎也在有意識地助長企業家的個人權威,給他們拿高薪不算,還默許他們搞MBO,要讓他們發大財。 對私營企業來說,企業的錢就是自己的錢,無論怎么搞都可以,但對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來說就不行。國有資產從理論上說就是全民資產,關系到全民的利益,而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公眾投資者的資產也是不容侵犯的。現在的問題是,早搞MBO的已經搞成了,搞成的企業家已經發了,像李東生身價已經數億之巨,沒搞成的難免要心理不平衡,要搞曲線MBO。在企業家個人具有絕對權威的情況下,不出事是幸運,出事則是早晚的事。從這個角度看,鄭俊懷的落馬既有個人的因素,也有制度的因素,這是強人治理企業制度的悲劇。 制度約束不如心理平衡 黃宏生的創維原來是家族企業,只要守法經營,是搞一言堂還是集體決策,別人都管不著,上市以后還搞一言堂,別人也奈何不得,但公司的資產已經有公眾投資者的份,那就不能由著他亂來。這里就要靠制度的約束,靠自律是靠不住的。境內的上市公司在境內所有的企業中算是透明度高的,但由于崇尚強人治理,把企業的存亡興衰全部寄托在個人身上,由于強人太強,因此制度的約束就顯得軟弱無力。鄭俊懷創造了伊利股份,也把伊利股份推到了下坡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約束機制不到位害了鄭俊懷。 比起中航油的陳久霖,鄭俊懷有理由感到委屈。陳久霖一年的工資收入就是2000多萬,如果鄭俊懷也拿這么多的工資,這么多年干下來早就成了億萬富翁,還用得著搞曲線MBO嗎?陳久霖和鄭俊懷,工資收入為什么會相差那么大?再看李東生,為什么就能搞成MBO?這些如果不從制度上加以明確,鄭俊懷們的心理就不可能平衡。在不公平的制度安排下,強人治理就必然會演變成巧取豪奪,這是值得管理層深刻反思的。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