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伊利高管被拘 > 正文
 

新華時評:伊利高管事件說明了什么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4日 13:41 新華網

新華時評:伊利高管事件說明了什么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 題:伊利事件說明什么

  新華社記者 王學江

  繼12月1日創維數碼(行情 論壇)董事會主席黃宏生因涉嫌盜取公司資金被香港廉政公署起訴后,伊利(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董事長鄭俊懷等5名高層管理人員,近日又因涉嫌挪
用公款謀取私利,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著名公司高層管理者頻頻出事,暴露了國內上市公司治理機制存在的缺陷,完善公司治理機制迫在眉睫。

  本來,企業上市后,就成了公眾公司,按照現代上市公司的規則,管理者與股東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他們受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委托,對公司履行經營管理職責,對股東負有忠實誠信勤勉義務,其行為應該受到法律法規的嚴格約束。但是,一些上市公司管理者認為,上市就是從證券市場上圈錢,圈來的錢,就是自己可以任意支配的財產。伊利公司當初在明知虧損的情況下,還不斷進行國債投資,有獨立董事懷疑此舉是公司資金體外循環的通道。伊利還將托管的八拜奶牛場大筆貸款挪用至華世商貿公司,而華世公司實際上是伊利部分高管親屬注冊的公司。

  造成伊利事件的深層次原因,是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大多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改制不徹底,股權過于集中,所有者不到位,董事會內部未能充分體現多元投資主體的利益,又由于股東大會形同虛設,監事會有名無實,少數管理人員大權獨攬,為所欲為地侵害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今年6月,伊利原獨立董事俞伯華等人曾發表聲明,質疑公司存在的上述問題,并要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專項審計,不久,俞伯華竟然被公司董事會罷免。正是由于伊利內部缺乏對管理者的有效監督制約,才發生了今天的丑聞。

  從監管環節來看,以往對上市公司挪用資金、關聯交易、違規操作等行為,證券監管部門往往懲處不力,一般只是加以公開譴責和少量處罰,對公司高管來說不疼不癢,受不到觸動。因此,許多違規行為多次反復發生而難以杜絕。

  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其治理機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關系到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為了防范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風險,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應該按照《公司法》,建立起決策、執行和監督三者相互獨立、相互制約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起集體決策、可追究個人責任的董事會議事制度,并充分發揮監事會的作用,對企業財務和董事行為進行監督。同時,還應充分發揮獨立董事、中介機構的監督作用。健全獨立董事的提名、選聘機制,明確其責任和權限。有必要由獨立董事牽頭,設立審計委員會,以督促企業規范運作,有效制止公司管理者的違法違規行為。

  證券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也應承擔起相應的監管責任,加快建章立制,嚴厲處罰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將其盡量扼殺在萌芽狀態,而不是等到公司問題成堆的時候再去譴責和調查。

  面對上市公司頻繁發生的高管違規事件,只有痛下決心,亡羊補牢,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嚴格監管,才能走出國內上市公司治理所面臨的困境。(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