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王小石背后的發行潛規則 > 正文
 

王小石事件揭財經公關黑幕 企業上市花費過億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10:17 人民網-江南時報

  知情人士透露,王小石被反貪局偵查,主要是與多家財經公關公司有勾結,其中不乏有裙帶股份,王小石主要通過這些財經公關公司拉擬上市公司的業務,由擬上市公司出錢,財經公關暗中活動。王小石事件反映了證券市場運行鏈條中許多不可回避的問題,那么,財經公關公司在其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又到底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呢?通過采訪,一些熟悉該行業的人士為我們道出了謎底。

  神秘的中間人

  “給我400萬,我幫你搞定一切,我會里(指證監會)有人。”資深的財經公關人陳生在兩三年前,經常聽到他的同行對企業們這么說。他百思不得其解,“也許真的有人,也許他什么都沒做,有的企業根基很好,不需要幫助就可以過會,這個錢真好掙。”

  如果真的“會里有人”的話,是如何操作一切的呢?記者通過采訪了解了其中的內幕:財經公關公司要把部分錢給予中間人,由中間人搞定剩下的一切,財經公關公司往往不再插手。

  中間人索取的費用則有“硬做”和“軟做”之分。

  “軟做”,是把即將過會的企業和幾位審核該企業的發審委員聯絡起來聊聊天,中間人收費在10萬左右。“硬做”,即保證“過會”。一般收費400萬的財經公關公司都會選擇“硬做”,這時,財經公關公司須一次性付給中間人80萬至100萬的費用。

  中間人在拿到錢后,接下來怎么運作,包括行賄不行賄發審委員等等,也就只有他們自知了。但從既成事實來看,他們的功力不可小覷。

  一位原頤合財經的員工告知記者,頤合是在2001年年底聯絡上其中一位中間人的。頤合財經是目前知名度非常高、2002年和2003年拉單最多的一家財經公關公司。

  2001年年底,頤合遇到了一些困境,一些老員工想離職,這時候其當家人鄧尉出來安慰大家說:大家別急,頤合剛找到一位姓姚的人,他和證監會關系很熟,以后做工作就容易了。有了姚的幫助之后,頤合財經的工作在2002年盛極一時。

  企業“買個放心”

  從2004年年初到11月,包括IPO、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以及吸收合并等共109家上市公司,其中的八成多都聘請了財經公關公司。

  據記者了解,包裝上市的企業前期投入的大頭包括———為了報表好看而必須維持好的利潤,那么就須繳納大筆稅款,少則數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律師、會計師、評估師、公關公司等費用超過百萬元;其余公關費用則難以確估,請客吃飯一頓數萬元也平常,董秘常年駐京的差旅費亦不在少數,上下打點的費用更是難以封頂。比較極端的例子,山西某“國”字開頭的企業為上市的花費,達到億元。

  “大家都不排隊,如果你排隊,你就永遠等不到”。這是公司普遍心態,申請上市少則一年多則三年甚至更長,如果一年之內“搞不定”,第二年的報表便要重新編寫,律師、會計師、評估師、公關公司等費用也要重新支付,這筆費用也不下百萬元,與其支付費用,企業寧愿花一點錢請公關公司“買個放心”。況且,中國市場的政策變化是按周計算的,這幾年股票發行監管和審查越來越嚴,尤其是發審委改革和即將出臺的詢價制著實讓很多企業感到了壓力。

  去年發審制度改革之前,發審委委員名單不公開,投票采取不記名式,這固然是證監會為了封堵“攻關”而采取的措施,無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買賣發審委名單成為大賺快錢的生意。

  王小石的洗錢通道

  如果有人留意的話,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將要上市的一家企業通常會在相關媒體上登一些篇幅不大的廣告,其中財經公關公司的名稱甚至也會掛在上面。

  “其實,按國際操作來說,財經公關永遠是幕后的工作,是不宜出頭露面的,它應該是幕后英雄。”一位熟悉國外財經公關業的人士告訴記者,但是這種廣告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行規,企業等于掏錢替公關公司做宣傳。“這樣是不是要把律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等都要掛上?”他向記者反問道。

  從這些小問題上就可以看出,財經公關公司這個行業從一開始就有了規范和不規范的爭斗。

  “其實,最關鍵問題不止如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財經公關公司最大的不規范行為應該是收入模式的不規范,這種收入模式的不規范,恰恰有可能變成“王小石們”的洗錢通道。

  如果是規范的行為,在收取相應的顧問費、策劃費、咨詢費等一定數量的費用后,財經公關如果再組織一些宣傳材料或者組織相應的會議等產生的費用,都應由客戶,也就是上市公司和行內叫第三方的機構直接結算,根本不用經過財經公關公司的手,因為這是財經公關在收取公關費用后應該做到的事。

  而目前不規范的做法是,與上市公司拍胸脯:只要付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費用,這件事就全能搞定了,至于付給誰,付了多少,上市公司就不用管了。更為嚴重的是,據介紹,一家財經公關公司向一家擬上市企業收取了400萬元費用,而這家企業對這400萬元用在了什么地方卻一無所知。

  有分析人士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懸念:上市企業是不可能知道400萬元花在了什么地方的,這里面很可能付給了一些尋租者們。因為尋租者們公開去要錢,并且開發票是不可能的。總要通過一種形式,把這些錢洗出去。而這種收費模式,恰恰就提供了這種平臺。可以想像,正是這種不規范的收費模式,才給“王小石們”提供了一個“洗錢”的通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華工商時報)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廣州車展美女圖450張
經典兩廂車狂熱貼圖
家居家裝實用圖庫
北京打折樓盤信息匯總
娛樂風月圖鑒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