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媛
6月18日,中國人壽“閃跌”,幾秒鐘時間跌幅近9%,在距離跌停板僅一步之遙時,又瞬間反彈至原來的股價運行空間。如此詭異的事件在A股市場并非個案,誰在偷襲A股市場里的權重股?
在沒有任何消息面配合下,18日中午11點整,上證10大權重股之一的中國人壽突然遭遇“偷襲”,一筆9045余手的賣單將其股價從14.29元瞬間砸至13元價位,盤中跌幅一度達到8.77%。但瞬間股價又回復到原來運行空間。當天中國人壽收盤于14.07元,下跌1.26%。
受此影響,中國人壽18日的K線走勢圖上形成一根長長的下影線。
同樣詭異的長下影線最早出現在2013年6月26日的工商銀行,當日早盤集合競價階段,工行股價被大單拉至3.79元,但開盤后即被26399多手的賣單一分鐘內迅速打到3.5元,其中一筆527手的賣單報3.4元,股價離3.35元的跌停價僅一步之遙。隨后,股價又被快速拉起,開盤一分鐘內股價振幅達到9.8%。
沒想到工行“閃跌”事件并非孤案,驚魂一跳再次出現在年底A股市場。2013年12月20日尾盤,銀行股突然遭到詭異大單砸跌停,其中,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收盤前3分鐘大幅跳水,兩股尾盤近跌停,中信銀行收跌8.67%,建設銀行收跌6.16%。
對于在毫無征兆和消息面的配合下,權重股K線圖上留下的那根長長的下影線,顯得非常詭異。
無論是最先出事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還是中國人壽,都有一個相同之處,是超級大盤的權重股,而讓其發生“閃跌”的資金量相比幾千億元的流通市值來說,都少得可憐。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權重股流通盤均不大,而且一直以來投資者對權重股投資興趣淡薄,所以導致交投不活躍。受此影響,僅需少量資金就可以擊落大市值公司股價。
那么誰在偷襲?又是出于何種目的呢?
去年年底的“閃跌”事件發生后的第二天,上海證交所便通過微博表示,因境外指數機構以滬深市場為取樣范圍所編制的指數成份股和權重分布調整,12月20日個別QFII跟蹤指數進行調倉,導致建設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和伊利股份等相關股票尾盤異動。將對涉及本所市場的相關股票交易情況進行核查。
然而,此次中國人壽顯然與去年年底的“閃跌”事件不同,此次中國人壽“閃跌”僅是個股事件,據觀察其他保險類股票當日走勢并沒有異常。但令人不解的是,如果此次中國人壽事件仍舊同為QFII調倉,那一向講究技術和策略秘密建倉的QFII為何會頻繁調高且沒有技術含量的調整倉位。
監管部門已關注到中國人壽18日的異動表現,但對其成因尚未定性。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