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元俊
當分析師們預測股市的水晶球變得渾濁時,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往往因為神奇的巧合,被賦予“魔力”。最近,由港股轉口至A股市場的“秋官效應”,便是自證預言實現的典型例子。
“秋官效應”又稱為“丁蟹效應”。1992年10月,香港電視劇《大時代》播出。由藝人鄭少秋主演的丁蟹在熊市中拋空恒指期貨,牟取暴利。該劇開播一個月里,恒指暴跌逾兩成,達到熊市標準,“丁蟹效應”以訛傳訛,藝人秋官儼然成為“股患”。
神奇的是,“秋官效應”影響之深,連歐美股市亦難避免。2007年8月,《大時代》在美國無線衛星電視播放,期間道指在6個交易日狂挫1202點。面對如此巧合的幾率,里昂證券發表“秋官效應”報告,更引入“悲情指數”,發現秋官所演角色越悲情,股市下跌越慘烈。
最近的恐慌性事件是,上周四清明節,鄭少秋新作電影《忠烈楊家將》在港上映,堪稱史上著名戰爭悲情片。次日恒指復市大跌2.73%,“秋官效應”在21年中第33次應驗。
當預言家們一再被市場打耳光之時,“秋官效應”卻成熊市指示器,其中有何奧妙?“金融大鱷”索羅斯的反射性理論或可解釋。
按照索羅斯的理論,金融市場是動態非均衡和不可預測的,認知和現實間存在著雙向回饋——投資者的偏見和認知缺陷加劇市場波動,市場波動本身又將再次影響投資群體期望,這又讓市場出現偏移,如此循環往復。當“流行偏見”屬于小眾時,影響力尚小,一旦成為主導觀念,則會產生羊群效應,誘發瘋狂或者恐慌性事件。
和“秋官效應”類似,美國股市亦有看似荒唐卻信之者眾的例子。如裙擺效應(熊市時女士穿長裙,牛市時女士愛裸露膝蓋)和超級杯指示器(全球足球聯盟所屬球隊奪冠意味著牛市到來,否則熊市出現)……
其實,多數人很清楚,鄭少秋新作上映并不能砸低股市;決定《忠烈楊家將》上映時間的投資方,亦不可能大肆做空恒指,來贏得所謂的秋官紅利。但是,詭秘的巧合幾率,確實讓一些空頭難以抵擋誘惑,再加上傳媒的集中報道,形成所謂“三人成虎”效應,這或許是傳媒影響力和投資者群體預言在股市上的自我實現。
自證預言理論,起因是一則古希臘神話。雕刻師皮克馬利翁傾注全部心血,用象牙雕了一位美麗姑娘,日夜期待雕像變活人。雕刻師的真誠感動上帝,象牙姑娘獲得生命,二人成為神仙伴侶。受此啟發,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在1968年做了個實驗,發現“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這被稱為“皮克馬利翁效應”。
“如果你想飛,你就要相信自己能飛”,或許是自證預言的形象表述。當然,僅有“相信”仍不夠,還得為夢想插上雙翅。從A股現狀來看,信心的缺失(場內資金不敢加碼賭牛市到來),再加信用的匱乏(場外增量資金不相信牛市再現),從而讓股市欲振乏力。正如宏觀經濟學大師凱恩斯所言——“信心和信用狀態中的任何一個有不良傾向,都足以導致股票價格的崩潰,從而給資本邊際效率造成災難。”
秋官效應在港股中多次顯靈,但多數時間只是誘發市場技術性調整,并未改變長期趨勢,原因是投資者信心的暫時迷茫,并沒有伴隨市場信用鏈條的崩潰。當下,A股市場要防范熊市預期的自我實現,關鍵在于提升信心(政策面吹暖風)和注入信用(吸引長線資金入市),持之以恒,或能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