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黎華
“我雖然不在這里,但這里仍有我的傳說”———對于剛剛告別了郭樹清時代的中國資本市場而言,用這句話來形容顯得恰到好處。無論是褒是貶,郭樹清18個月證監會主席任期內的改革氣象,都給市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506天新政
在3月17日之后,位于北京金融街富凱大廈的中國證監會一直保持著平靜,過去18個月中始終是媒體焦點的郭樹清,也正在逐漸淡出資本市場的視線。已經正式被任命為山東省委副書記,并有望接任山東省省長的他,已經迅速進入了新的角色。不過市場對他在短短18個月任期內的“新政”依然津津樂道,贊揚者有之,批評者也有之。
作為中國證監會的第六任主席,同時也是任期最短的一位,在短短的18個月、506天的任期內,郭樹清出臺了70余項改革舉措,其內容也涉及發行體制、行政審批、上市公司分紅等資本市場的方方面面,用“勤政”一詞來概括郭樹清的證監會主席生涯,無論是贊揚者、還是反對者,都沒有太大的異議。
從這70余項改革舉措來看,18個月以來郭樹清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以市場化為導向,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對行政和市場的邊界進行重新探索,改革發行體制、退市制度,鼓勵創新、放松監管,培育更為強大的機構投資者和中介組織,并通過大力引進Q FII、R Q FII等長期資金來改變A股市場的生態環境。
在發行制度的改革上,郭樹清在任期間,證監會發布了《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修訂了《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等配套規則,進一步明確新股發行定價相關事項。郭樹清主導下的證監會還陸續推出創業板、主板和中小企業板退市制度。其中,證監會首次公開了IPO發審流程,并將IPO預披露提前一個月時間,增強社會對發行人的監督。同時,在郭的任期內,醞釀多年的新三板也正式推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尤其是基礎市場的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鼓勵創新上,在郭的任期內,涉及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的各種創新政策層出不窮。在證監會的政策支持下,證券公司開展了各種業務和產品創新,特別是在固定收益、資產管理、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創新。證監會還修訂基金業相關監管制度,拓寬業務范圍、擴大投資標的并推動修訂《基金法》。以上對于這些機構的放松管制與鼓勵創新,或來自于郭本人對于A股市場的一個基本認知:在他的多次表述中,均提到了A股市場是一個以散戶為主導的市場的事實,而這與成熟市場相去甚遠,也是導致市場波動性劇烈的一大原因。
最后,在改善A股的環境尤其是資金環境上,郭樹清也不遺余力。在他任職期間,新增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 FII)投資額度500億美元,并正式推出了R Q FII。僅在2012年,新批準72家境外機構的Q FII資格。與此同時,證監會還積極推動了養老金入市的進程。除此之外,證監會還大幅降低市場費用,健全上市公司的分紅制度,并對內幕交易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微博]說,郭樹清從證監會監管制度和監管體系上實實在在的改革,對今后股市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仍有遺憾存
有別于一行三會的其他監管部門負責人,證監會主席這個位置,時時刻刻都要面對證券市場的壓力。而對于廣大的中國股民來說,又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將證券市場的短期表現,同證監會主席的工作成效聯系起來———盡管這并不合理:證券市場的表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而許多政策方面的改革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出其對市場產生的影響。這樣的后果之一是,監管部門的改革舉措不但要面臨來自利益相關方可能的阻礙,同時還可能會受到改革獲益者的質疑。
2011年10月29日,郭樹清履新證監會主席。W ind統計數據顯示,自那時起一直到今年3月17日 的3 3 4個 交 易 日 中 ,上 證 綜 指 累 計 下 跌 了7.88%,其走勢大抵呈“W”型,并在2012年12月4日創下了1949.46點的階段性新低。如果僅從擔任證監會主席期間市場的表現來看,郭樹清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一些人看來,盡管郭樹清在過去的18個月中頗為“勤政”,但仍然留下了不少遺憾。其中,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能夠對飽受詬病的新股發行體制進行徹底的改革,而其后期在浙江世寶等數只股票的發行上更是回到了新政干預市場的老路上,有違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在另外一些人來看來,郭的改革節奏雖然保持快速,但仍然對于資本市場的核心問題———發行體制中的行政審批觸及較少,更多的只是零敲碎打。而對于2012年11月份以后新股發行出現事實上的暫停,證監會隨后開展在審企業財務專項審查一事,在不少人看來,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卻是一個錯招。
“A股去年整體低迷,并在5月份之后連續下行、連續創下新低,一系列造假上市、欺詐發行的案例被曝光,給監管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在進行了大量的改革之后,幾只縮量發行的新股連續遭到市場的爆炒,也對證監會的改革舉措形成了一定的質疑。”一位券商業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監管部門在后期已經對自己一年來的改革產生了一些懷疑。
憑心而論,在涉及證券市場的所有改革中,新股發行體制的改革,由于涉及到的利益方過于廣泛:發行人、中介機構、地方政府、PE投資者甚至是一些大的央企盤根錯節,始終是改革難度最大、阻力最大的一項。在郭樹清的任期中,無論是在預披露環節還是在事后的監督上,新股發行都大為加強,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監管部門對于違法違規的中介機構、發行人的行政處罰也有明顯加強。在郭樹清的任期內,證券市場股票定價約束機制逐步增強,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明顯下降,股票債券比例失調問題有所緩解,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也不斷增強。
即使是反對者也承認,從現行的實質審查、行政審核過渡到形式審查和注冊制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歷史過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未竟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證券監管部門負責人的人事變動中,市場報以了前所未有程度的關注。早在2012年,就有郭樹清離任的消息傳出,在今年兩會期間,郭樹清更是被傳出將要執掌中投,此后又傳出將調任山東省省長的消息。中國證監會歷任的主席,還沒有哪一位像郭樹清一樣,其去留受到如此程度的關注。
在習慣以惡意揣度中國資本市場和中國官場的人(其中不乏大量的普通投資者)看來,郭樹清在擔任證監會主席期間暫停(盡管證監會并不承認這種說法)IPO,并開展在審企業的財務專項審查,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投行、擬上市公司和PE利益受損對此頗有怨言,因此才合力使得這位勇于改革、公正廉潔的證監會主席僅僅在18個月之后就離開了證監會。而在另外一些更為樂觀的看法則認為,郭樹清調任地方大員,實際上是為其將來擔任更為重要的崗位積累經驗,并非壞事。
過去的18個月中,在郭樹清擔任證監會主席期間,給中國證券市場、中國股民留下了許多回憶,最著名的莫過于那一句“IPO不審行不行”,除此之外,“內幕交易和偷白菜一樣都是盜竊”,“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等等,都給市場留下了深刻印象。對于郭樹清的離去,輿論多數表現出了留戀的情緒。對于普通股民而言,也多數對其抱有好感,同時也親身經歷了中國證券市場全面改革的一段是歷史。
無論如何,郭樹清已經離開了證監會。對于證券市場而言,更為關心的問題則是郭樹清時代推進的改革能否繼續?IPO會否提前開閘?證券公司乃至財富管理行業的創新與放松管制能否繼續?下一階段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方向到底如何等等一系列問題。而對于3月17日以來的證監會平靜的表現,市場仍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觀察其下一步的政策取向。
郭主席,再見。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