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18日,超日太陽宣布,2012年度虧損將超9億元。
雖然對投資者來說,過去的三個月里,超日太陽已帶給他們太多的負面消息,如通報批評、資金黑洞、信用下調等,但當聽到虧損將超過9億元的消息后,仍感到驚恐不已。就在三個月前,企業發布的三季度公告仍預測全年凈利潤將達到1000萬至3500萬元。那么,為什么短短三個月,企業就出現超過9億元的巨額虧損呢?
顯然,企業所說的經營下滑和資產減值無法讓投資者信服。就算這兩方面的原因成立,只要這期間不發生重大變故、重大事故,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變局、這樣的差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企業已出現生存危機的情況下,超日太陽還于2012年1月30日至4月17日期間,成功發行了規模為10億元的5年期固定利率債券。也就是說,即便企業遇到困難,面對“從天而降”的巨額資金,也能暫時渡過難關,而不是在此后半年多里,一下子從天堂掉進地獄。如這樣,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在發行企業債時提供的財務數據和資料都是有水分的,甚至是嚴重虛假的。
這就不能不讓人作出這樣的猜測,即這極有可能是一場經過精心策劃與安排的騙局。而在其中,除企業及其管理人員外,保薦機構和保薦人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眾所周知,保薦機構和保薦人都承擔著兩種角色、兩種責任。一是企業的合作者,亦即通過收取一定報酬,為企業上市、發行債券等提供服務。這就要求保薦機構和保薦人必須對企業負責;二是市場的參與者,即通過保薦職責的履行、責任的落實,將優質企業保薦到市場,為市場輸送新鮮血液。因此,保薦機構和保薦人在對企業負責的同時,還必須對市場負責,對監管機構負責。
但是,從超日太陽的保薦機構———中信建投,以及保薦人———宋永祎和林植的保薦行為來看,顯然只扮演了一種角色,即超日太陽的“合作者”,甚至是“元兇”。因為,從超日太陽業績大“變臉”的情況看,所有虛假數據都得到了保薦機構和保薦人“沒有虛假”的公開承諾與相關審核意見。
現在,超日太陽出現如此嚴重變故,保薦機構和保薦人是需承擔責任的。他們不僅要對被保薦企業負責,也必須對投資者負責。當保薦信息出現嚴重虛假時,保薦機構就應賠償投資者損失,保薦人也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那么,有關方面是否應盡快介入,對企業和保薦機構、保薦人是否如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如確實存在提供和披露虛假信息情況,除對企業進行處罰和責任追究外,對保薦機構和保薦人也應一并處罰與追責。
而對投資者來說,如果調查結果證明超日太陽確實存在提供和披露虛假信息問題,除向企業追索損失外,還應當向保薦機構追索損失,并要求對保薦人進行責任追究。
對IPO排隊企業
不能只撤材料不追查
□曹中銘
來自證監會的數據顯示,福建安溪鐵觀音、浙江華正新材料、大連路明發光等欲在主板或創業板掛牌的排隊企業,紛紛被“打道回府”。這也是在監管部門啟動財務報告專項檢查短短幾個工作日以來出現的“盛況”,要是在此前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實,在審企業被終止審查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當然,此次被終止審查的企業,或許存在自己主動撤回材料的,但無論如何,財務專項核查的威力正在體現。
被稱為“史上最嚴財務核查”的會議于近日召開。召開此次會議,筆者以為主要出于兩大目的:其一,自去年浙江世寶之后,新股發行已處于事實上的暫停態勢,這導致排隊企業越積越多,最終形成IPO“堰塞湖”;其二,近年來,新股業績“變臉”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而背后的包裝粉飾上市成千夫所指,如何改變這一局面,監管部門無法回避。
根據監管部門安排,今年3月31日是882家欲發行新股的在審企業提交自查報告的最后大限,4至5月是證監會審核部門的復核階段,之后會重點抽查20至50家企業。為使專項檢查卓有成效,監管部門甚至不惜“動用證監會全系統力量”。此外,專項檢查的“最嚴”還表現在,對照在審企業的自查報告,如發現該查不查的,直接移交稽查立案;如檢查后還出現問題,將按法律法規上限實施處罰。
如果監管部門真能動真格,那么被終止審查或主動撤回申請材料企業無形中會更多。有媒體預計,將有超過2/3的在審企業“出局”。問題在于,即使是企業被終止審查或主動撤回材料,監管部門是否會對“問題”企業不了了之?
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上曾表示,凡是進入行政受理程序的企業,就必須承擔申報文件真實、準確、完整的責任。若沒有把握,就將申報材料撤回。
按監管部門的表態,只要主動將申報材料撤回,只要沒有進入行政受理程序,就不會被追責。但值得注意的是,待審企業到底有沒有問題,發行人自己心里最清楚。另外,像保薦人、保代等中介機構與人員或許亦心中有數。之所以有問題強行闖關,個中僥幸的心理更濃;另一方面,也與監管部門對于某些違規行為的嚴懲不到位密切相關。可以說,正是監管部門的縱容,才使包裝粉飾大行其道,使新股業績變臉成為常態。因此,被終止審查或主動撤回申請材料的,只要存在包裝粉飾等問題,同樣應該嚴懲不貸,而絕對不能“終止”了事。
新股發行暫停過后,還將迎來重啟的一天。如何給今后的股市一個更潔凈的環境,如何讓新股都以真實面目亮相,這個問題監管部門無法回避。對于目前的A股市場而言,治亂必須用重典,只要存在違規行為必須受到嚴懲。
(本欄目稿件只反映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