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入市:四萬億的救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1日 11:02  中國新聞網微博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兩金”救市已被證監會提上日程,但投資者更為關切的是,面對中國股市的黑洞,這場價值4萬億元的救贖能否拯救中國的資本市場。

  2011年兩市交易的大幕已經落下。指數的連續陰跌令人窒息,但更令人懼怕的是,被大盤洗劫一空的股民,如今已變得麻木和遲鈍。

  2011年12月15日,上任不久的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試圖為股市注入強心劑。當日,他在公開演講中提出,希望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可學習全國社保基金”,將分散在各省的2萬億元養老保險金以及2.1萬億元由各級地方政府管理的住房公積金組織起來,專設或委托機構投資資本市場。

  一時間,爭議四起。“被中國股市耽誤了的十年,黃金也買不回來,”一位入市十余年的投資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然而,接近核心決策人士的結論卻不同。在他們眼中,最熟悉中國資本市場的證監會,在大市萎靡之中呼吁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本入市,恰恰說明監管高層已經在一個關鍵點上達成了共識,即:通過盤活處于低效率折兌中的養老金、公積金,倒逼資本市場規則的突破。

  一場用4萬億拯救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已經被撬動。

  中國版“401K”呼之即出

  無論是“救市”還是中國版“401K”,已被定義為“不宜炒股的窮人”的普通中小股民,對于任何利好都已經麻木了。他們遲疑的情緒也通過指數流露出來。

  在12月15日官方表達了對兩金入市的態度之后,滬市除了在12月16日一度上漲了約2%之外,在接下來的交易日居然漠視4萬億元的利好,而形成持續陰跌,截至12月26日甚至形成了罕見的“七連陰”。

  顯然,郭樹清的強心劑未能立竿見影,尤其是當所有人發現,中國股市在從2001年12月到2011年12月的十年間,遭遇了“零漲幅”,除了被稱為“大莊家”的大型證券和投資機構,普通投資者數萬億的股本在數年間也灰飛煙滅。

  十年投資讓所有投資者清醒地看到: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淪為大莊家的圈錢工具,這個市場最大的毒瘤便是被綁架了的分配機制。新股“三高”發行,上市公司只顧“圈錢”、不圖回報,中介機構漠視市場規則參與內幕交易、操縱股價,被郭樹清主席稱為“偷白菜”的小偷行為層出不窮。

  這似乎成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一樣的死結。

  然而,在參與資本市場改革決策的人士看來,“頂風”推動數額巨大的養老金、住房公積金這兩艘資本巨輪入市,足以推倒落后體制和規則缺陷構成的“多米諾”骨牌。

  “長期資本戰略,將改變中國資本市場短期炒作盛行的投資環境。引導長期資本入市,有利于建立穩定的金融市場。”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云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近年來,這位高層研究者始終在推動引入中國版“401K”養老金入市的工作。

  一方面是投資者面對的一個低效率、缺乏公平性的資本市場,另一方面又有包括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在內的天文數字的存量資本處在“縮水”中,監管部門出擊的時機和分寸都需要謹慎。

  實際上,證監會知情人士2011年8月曾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中國長期資本投資的計劃,即“中國版401K”仍處于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階段。在2011年8月初,證監會研究中心就曾完成過中國版“401K”計劃和長期資本戰略的報告,并已經征詢過保險資金和養老金管理機構的意見。劉云龍便是參與咨詢意見的人士之一。

  劉云龍分析,根據多部委的協調,并考慮到當前缺乏的資本流動性現狀,最早在2012年年中就可能迎來養老金的正式入市。

  “參照目前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全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額2萬億元不超過最高上限30%的比例可以進行權益類投資,也就是不超過6000億的入市資金。”劉云龍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

  劉云龍進一步分析,最終的入市規模應該在養老金總額的20%至25%之間,但關鍵是時機要早。

  事實上,從今年5月1日開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修訂《企業年金基金監督管理辦法》,提高了企業年金配置固定收益和股票權益類投資的比例,便是在為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鋪路。與此同時,社保基金和保監會也參考了此規定,將保險資金投資股票比例上限提高至30%。

  然而,如要實現“中國版401K”,讓作為長期資本的“兩金”進入資本市場,掃清制度的障礙是前提。

  激活“死錢”

  實際上,近年來被中國官方多次提起的“401K”,是指1978年美國《國內稅收條例》第401條“K款”的內容,即美國全國的雇主可選擇養老金專業機構或金融機構幫助其建立和維持養老金投資計劃,以實現其保值增值功能。

  在美國的眾多養老金計劃中, 401K計劃在此輪經濟危機到來之前,始終被視為是美國增長最快的雇員養老金計劃和增長最快的員工持股機制。美國國內超過80%的家庭參加了該計劃,該計劃的資產規模幾乎占到了美國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半。

  直到次貸危機爆發的2008年,曾有4.7萬億美元的個人養老金投資仍從美國股市中獲得盈利。這也是最令中國政府心動的地方。當年正是401K計劃的推出,才結束了華爾街股指長達15年的大熊市,并轉入22年的牛市。

  中國的鄰國日本和韓國,近年來也仿效美國推出了效仿“401K”的養老金財政投融資制度。但是,結果卻不盡相同:日本因為股市不景氣,造成了數萬億日元養老金投資的損失;而曾堅持養老金不入市的韓國,則是在近十年間緩慢提高養老金在股票的投資比例,才實現盈利。

  只是中國的“401K”,目前還停留在紙上。

  郭樹清的公開發言暗示,監管層將專設或委托機構投資資本市場,管理數額龐大的“兩金”。

  劉云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分析,他預料國務院將協調有關部委制定兩套方案管理:一是委托現在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兩金的投資;二是新增與社保基金理事會并行、乃至競爭的專門機構,從運營2萬億元養老金的入市開始著手。

  無論是哪套方案,均需要國務院修訂現行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管理辦法,賦予相關機構管理首批不超過6000億元入市養老金的公共職責。

  此制度設計也必然面對一個難題,那就是在入市之前,這一機構如何取得養老金、住房公積金賬戶所有者的信任。

  如果將養老金操作為直接投資股票的政府特批,那么“兩金”的風險就將由國家承擔投資。一旦出現風險,將難以向公眾兌現;而若模仿美國現行的401K計劃實施個人賬戶投資,風險由個人承擔,面向公眾聽取意見就成為必須。兩者之間的不同利益,意味著一場博弈勢在必行。

  投資者對于“兩金入市”的風險防控擔憂,并非沒有道理。因為風險客觀存在。養老金如此,住房公積金更是如此。

  由于與養老金的管理體制不同,如何激活分散在各級地方政府手里的住房公積金,監管部門面臨一個更大的挑戰。全國住房公積金累計也已繳存共計3.9萬億元,算上1萬多億元作為貸款放貸用于住房建設,還有2.1萬億元的結余。這2.1萬億元的資本仍被地方緊握,不僅普遍存在低效率運營,還經常發生挪用。

  一位在中部省份地級市主管住房公積金的工作人員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目前該省并未收到任何有關公積金進入資本市場的消息。“這是不可能的。”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劉云龍認為,這樣的表態正表明,住房公積金的現狀不樂觀。“要破解這一困局,入市的時間盡管可能晚于養老金,但同樣需要盡快。”他說。

  “兩金”復制社保奇跡?

  無論是養老金先行入市,還是掃清障礙“兩金”同時入市,兩金合計4.1萬億元的資本對于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無疑將是一筆潛在的巨大資金。

  這讓人們想到了十年前,社保基金的入市。投資者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如有神助的社保奇跡會對比地復制到“兩金”入市身上。

  實際上,就在證監會提出“兩金入市”之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不出意外地成為了第一位力挺者。而公開表態的也正是理事會會長戴相龍。

  2011年12月20日,戴相龍在出席一場論壇時表示,地方養老金如果統一收攏買股票,“第一保值增值,第二增加資本市場的機構對基金的鼓勵”。他還表示,只要經國務院批準,全國社保基金可以受托管理一部分地方養老金的投資。

  而就在戴相龍發言的前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又向國內擁有社保偏股類組合的基金公司增資至少100億元,由基金公司委托管理的每只偏股類組合賬戶,平均獲追加資金5億元。

  社保基金對股市的積極態度,顯然有“硬道理”。

  全國社保基金早在2001年就進入股市。目前,總額接近1萬億元的全國社保基金能進行股票投資的比例仍在總額的35%。十年間,全國社保基金所持的資本總額從2001年的805.09億元增長到2010年底的8566.90億元,增長了十倍,年均收益率為9.17%,完全跑贏了通脹水平。

  不過,盡管近年來的年收益率超過了通脹水平,但坊間對于社保基金收益能力仍然存在非議。一條可能的“潛規則”便是,在中國證券市場現狀下,全國社保基金也許是憑借其在信息極端不對稱背景下掌握核心信息的能力,才獲得資本上的成功的。

  例證之一是,2005年6月,當時的滬市綜合指數跌至998點的歷史最低點,但社保基金持股量卻祭出神來之筆,在“逆動”中從4.32億股增加到26.14億股,增持的行業也從鋼鐵、石化等大盤藍籌股擴展至機械制造、電力、銀行、地產,果然,隨后便迎來了2007年的歷史高位。

  而在2008年10月,上證綜指再次創出1664點的當年新低,社保基金又一次精準地“抄底”,在2009年市場走出一輪牛市的情況下,獲利850億元,投資收益率高達兩位數。

  十年來,社保基金憑借天然優勢,成為了中國股市中的“最積極股東”。而當同樣“體量”的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逐步入市的時候,普通投資者們有理由猜想:同樣的精確打擊又會在市場中形成一股圈錢的大潮,而將中小股民的小舟打翻在巨浪之中。

  不過,對中國股市仍保有信心的部分股民表示,盡管存在不確定性,他們仍然愿意對兩金入市的積極作用懷揣希望。

  自謂“股民老張”的投資培訓專家邱柯(微博)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認為,管理層提出兩金入市,表明了本輪行情以達到政策可控范圍內的“底部”。

  “但十年‘零漲幅’的教訓足以告訴普通投資者們,建制應該是重振中國股市的基礎。”邱柯說。

  根據中金公司預測,2012年中國的股市資金需求量約1.25萬億元。“兩金”若按30%的最大投資比例入市,就可以滿足一年的資金量。然而,如果交易環境的改善遲遲沒有到來,今年以來中國股市的“黑洞”效應卻可能讓關于兩金盈利的諸多猜想盡成“浮云”。

  回顧2011年年初,上證綜指僅在4月短暫超越了3000點的心理關口,隨后便跌落到如今的2200點附近,并持續徘徊。與此同時,深成指也從年初的12700點跌至8900點左右。正是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制度的擔憂,坊間才對數額巨大的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入市滿是疑慮。

  不過,針對中國股市的整肅,似乎也正在加速之中。

  自2011年11月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履新開始,證券市場的“監管風暴”似乎有加強之勢。新官郭主席的“三把火”一個接一個地點燃:先是完善上市公司分紅新政、出臺創業板退市制度,接著又是掀起監管風暴打擊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解聘第三屆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并一舉通報了證監會調查出來的六起違法違規交易案。

  投資者們只是希望,這一場整肅不會只是運動式的,而是持久的和良性的。兩金入市,亦是如此。本刊記者/崔曉火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