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直擊■本報記者 馬會
創業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自11月28日晚出臺后,隨即成為市場焦點。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創業板退市制度從無到有,已經邁出艱難的一步,但有些制度設計帶有漏洞,容易帶來權利尋租空間或者很難執行等,這樣導致的結果可能是“制度設計僅僅流于形式”。
退市改革邁出艱難一步
28日出臺的《意見稿》主要包括:一是新增兩個退市條件。連續36個月內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三次和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低于每股面值;二是完善恢復上市審核標準,不支持借殼上市;三是縮短資不抵債退市時間和凈資產為負退市條件,凈資產為負,暫停上市。連續兩年為負,股票終止上市;四是成交量過低公司直接終止上市,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股票成交量低于100萬股,將終止上市。
“創業板退市制度是重大利好,中國股市終于邁出了退市制度改革的艱難一步。”武漢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本報記者,創業板退市制度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一則敦促主板退市制度改革盡快啟動,二則引爆垃圾股“股價革命”,迫使炒殼重組游戲望而卻步,它讓股民學會用腳投票。
“一些制度設計是敦促某些創業板公司真正有效退市的重要措施。”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微博)對本報記者說,比如,明確“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孰低作為盈利判斷標準”、“不支持暫停上市公司通過借殼實現恢復上市”、“對資不抵債公司加快退市速度,縮短退市時間”等。
人大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微博)則認為,快捷、有效的退市制度是創業板的核心制度,對抑制市場投機、高市盈率和形成合理的風險機制至關重要,創業板退市規則意義重大,但是,短期來看,作用甚微。
避免流于形式
雖然,創業板退市制度設計,看起來很美。但是,業內專家也指出,新增的兩個退市條件不太合理,很難真正達到讓“垃圾股”推出股市的目的。
曹鳳岐說,“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于每股面值,股票將終止上市”的規定很難執行,首先是因為創業板股價高,動輒六七十元,跌回面值很難;其次是,如果前19個交易日低于每股面值,第20日將股價拉升起來超過1元,仍然可不退市。
北大證券研究所所長呂隨啟對這種觀點深表贊同。他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每一次公開譴責,都是上市公司與交易所及監管層之間多頭博弈的結果,一旦退市與被譴責關聯,譴責就成了一種有尋租價值的權利。“36個月的被譴責期”,該制度為各方留下的博弈空間和回旋余地太大。
呂隨啟指出,目前來看,上市公司股票面值多為1元,海普瑞發行價148元,最高交易價格188.88元,即使現在也才跌到60元(復權價),還有59元才能跌到面值以下;看來海普瑞這輩子大概不會有退市之憂了。比破發跌得再多也不會出現問題。不難看出,“1元退市標準”的制度設計,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形式大于內容。
吳曉求也質疑,一是36個月連續受到公開譴責三次,這種事情發生概率很小;二是多數公司過度超募,幾年之內,很難出現低于面值的交易;退市制度還有一個缺陷,就是退市與大股東以及高管減持沒有任何聯系。
董登新對這種觀點則不太認可。他指出,以前退市制度形同虛設,幾乎沒有淘汰機制,垃圾股雞犬升天,當然沒有1元股,主板退市制度改革后,1元股就會變成現實。市場化退市制度是最高境界。例如,1元退市標準、成交量退市標準、市值退市標準等,它們都是投資者“用腳投票”的結果。嚴厲的退市制度足以威懾賭徒和炒殼重組客,垃圾股股價地震遲早會發生。到那時,1元退市標準將會大顯身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