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周刊記者 李航
形勢很嚴峻,但是希望尚存!這是《紅周刊》記者在第一屆中國資本成長論壇上,對著名財經評論人士葉檀女士進行專訪后的切身感受。
產能過剩是導致當前經濟現狀的主要推手
《紅周刊》:很多人把這次危機與1929年相提并論,認為要延續5~10年,中國經濟今后將長期處于悲觀的不確定性中,您怎么看?
葉檀:我認為中國現在面臨的情況與1929年的美國相似,是因出口下降而產生的產能過剩危機;而美國面臨的情況與1929年相比,則是完全沒有經歷過的全新局面,數百萬億美元金融衍生品泡沫崩潰后的金融收縮狀態。
以當前各國拯救經濟的方式,我認為市場即便不再緊縮,也會陷入一個滯脹的狀態。央行大量發行貨幣并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無法利用市場的篩選機制挑選企業的好壞,所以,我們會看到貨幣發行量上升,而生產力下降,所以我判斷緊縮之后,將是一場惡性的滯脹。
《紅周刊》:但也有觀點認為悲觀預期導致了當前中國經濟的困難局面。
葉檀:對于宏觀經濟而言,供求關系是第一位的,而不是預期;你說明年預期會很好,但是企業要有一定的凈利潤才會投資。否則投資虧本之后誰來補償?預期的因素,對于企業來說就是實實在在地要消化自己的庫存、彌補產品價格下跌的虧損,除非政策能把供求關系難題都解決了,比如讓農民致富,家電下鄉能夠拉動農村的消費,我們一些終端消費品找到了穩定增長的廣闊市場,那才能說解決了這個問題,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紅周刊》:“當前國內產能過剩,因此中小企業應該淘汰!边@種觀點您怎么看?
葉檀:一家企業是否應該淘汰,要由市場說了算。難道我們要按照企業規模來決定企業是否倒閉嗎?有的小企業,僅僅是一個家庭作坊的規模,但是能賣出銷售對路的產品,就能活得很好。用行政篩選,保留下來的可能是落后的、對就業拉動不高的生產力,我們特色的產業將會全部被消滅,這是很可怕的一個前景。
降息的邊際效應在遞減
未來將出現惡性滯脹
《紅周刊》:怎么看待最近央行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
葉檀:央行的利率政策是全球降息潮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全球降息潮中,中國央行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再保持高利率的話,人民幣匯率是無法承受的。
但是從現在來看,降息的邊際效應確實在遞減。降息最主要的目的是減少破產企業的數量穩定就業,降低企業財務成本、企業重組成本促進優勝劣汰等,對于央行,降息最主要考慮的應該是企業的負債問題和銀行不良貸款問題。
但風險因素直接決定了商業銀行有多大的意愿為什么樣的企業進行貸款,企業的產品銷路與盈利前景決定了企業是否愿意貸款,這兩個因素是非常關鍵的。
《紅周刊》:中國經濟處于通縮的威脅之下,當前國家大規模地刺激經濟計劃會導致出現新一輪的通脹嗎?
葉檀:通縮之后肯定會出現通脹。現在以美國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以濫發貨幣的形式,來緩解通縮局面,我認為未來出現的不是通脹、而是惡性的滯脹,回到上世紀70年代的情況:勞動生產率沒有提高,貨幣又大量發行,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會出現比較糟糕的情形。不過,我看不到2009年會出現惡性通脹的跡象,因為現在還處在清除資產泡沫、去杠桿化的過程當中。最快也要2009年年末才會出現通脹的苗頭。
《紅周刊》:有觀點認為這次危機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一個契機。
葉檀:一種貨幣能否成為全球的主導貨幣,主要是市場選擇,而不是國家主觀意圖的選擇,要有幾個必備的條件:第一,從長期來看,國家的信用要足夠好;第二,背后支撐貨幣所需要的真實財富足夠龐大;第三,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試驗貨幣取得世界信用,才可能成為市場主要流通貨幣。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