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資產泡沫巔峰幸福難忘 政策救市引發憧憬輸家惜售
-紅周刊特約作者 玄鐵令
仿佛60年前大蕭條時期的黑天鵝群舞戲水,2008年,全球股市從牛市巔峰墜落熊市深淵,年內跌幅多數超過四成。在這種“百年一遇”的非典型投機周期里,全球逾30萬億美元的財富快速蒸發。
“市場先生”的極端化表演,令預測家們用以洞悉2009年股市趨勢的水晶球渾濁不堪。用金融行為學進行的簡單判斷是:超級牛市之后出現超級熊市的概率較大。那些因為扳本情結而繼續沉迷于過度交易者,最終可能因“蛇咬效應”而認賠出局。
“超級救市”難奈何超級熊市
2001年,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開始用“印鈔術”搭救網絡泡沫,華爾街金融業形成“拆東墻補西墻”式的“龐氏騙局”。連經濟學諾獎新得主克魯格曼也質疑,“這個行業的大多數業務是在銷毀價值,而不是創造價值。”
因為美元過度泛濫,房市、股市、商品市場等資產泡沫席卷全球,金融巨鱷索羅斯將其定義為“從里根時代開始的超級大泡沫”。以金融能量守恒和均值回歸定律來判斷,超級泡沫常伴隨超級熊市。這或許也是本輪金融危機來勢之猛、波及之廣和殺傷力之強的根本原因。
為防大蕭條重現,伯南克不僅重蹈格老的覆轍,甚至祭出“超級救市”策略——在突然宣告“零利率時代的到來”后,還照搬日本平成蕭條時“動量控制”的貨幣政策,將“印鈔術”進行到底。這種透過強硬的信貸擴張來對抗通縮的手段,按照哈耶克的觀點是“嘗試利用禍根之源來治理禍根。一旦信貸擴張告終,這個程序只會令危機更嚴峻。”
2008年,美國頻繁救市難遏阻華爾街集體崩塌,證明牛市泡沫破滅后的沖擊力猶如海嘯狂奔。而2009年甚至未來數年的股市震蕩,或將證明災后重建亦需時間。
從金融行為學來判斷,一輪超級盛衰轉換周期,往往需要經歷牛市走向巔峰時的“賭場的錢”效應(賭場贏家敢下大注令泡沫瘋狂)、牛熊轉換時期的扳本效應(輸家惜售導致市場大震蕩),最終演變成熊市末期的“蛇咬效應”(輸家斬倉,從此厭惡風險)。
經驗顯示,“蛇咬效應”的出現,往往伴隨著股指長期縮量下行、強勢股頻頻“跳水”、業績地雷不時拉響,以及主力機構的批量“淪陷”。眼下,美國投資者已經歷了這一“完美風暴”,但股市“冰河期”尚未到來,原因是輸家只是恐懼而非絕望。
善變之神2009年將更難捉摸
全球金融危機往往誘導資金流向最安全的地方,救市能力最弱的國家難逃資本外流,各國政府不得不投入救市大競賽。政策救市周期和經濟衰退周期如犬牙交錯,只能減緩經濟“熱毒”的釋放強度,但調整時間卻會延長。
政策超級救市行動,本質上是政府信用全力注入的過程,極易引誘市場產生“熊市最壞時期已過去”的幻覺。期間,政策救市會讓投資者檢討前期恐慌拋售是否過度,多空力量短期拉鋸,寬幅的牛皮震蕩市或出現。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