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 泰
針對西方國家經濟衰退和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在短期連續三次下調利率之后,中國政府又迅速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這些靈活審慎的政策措施,長遠來看必將發揮有效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J曲線”時滯效應,短期內還很難達到刺激內需的效果。要迅速穩定信心、啟動內需,不但不能忽視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作用,而且短期最有效措施恰恰就是穩定資本市場。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預期變化
同樣是面臨證券市場下跌和實體經濟增速大幅回落,西方人普遍認為是證券市場泡沫破裂沖擊了實體經濟,造成歐美經濟衰退;而中國人則更多地認為是中國實體經濟不行了才造成股市下跌,仿佛股市對實體經濟沒什么影響。
正是基于上述認識差異,西方國家面臨實體經濟零增長的可能,卻投入大量資金拯救金融市場;而中國人在資本市場暴跌了70%以后,卻從實體經濟入手,為了保證8%的GDP增長而啟動大規模的財政投資。
事實上,中國的資本市場同西方的資本市場一樣,都是先于實體經濟而調整,并且是造成實體經濟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仍然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消費水平原本沒有理由下跌。唯一可能造成消費下滑的原因就是證券市場下跌造成的居民財富縮水。
統計數據表明,中國大部分消費品的零售額都在增長,甚至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速度依然在20%以上。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消費還不是造成中國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而且結構性的消費下滑主要就是因為股市暴跌引起的。
就出口的外需拉動作用而言,中國1至10月份的名義出口增速同比仍然近20%(以人民幣計價并剔除物價因素的出口增長速度小于10%),而且8月份、9月份、10月份貿易順差連續創出單月歷史新高。這就表明,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到目前為止仍然主要是一種預期影響,而且這種預期變化的根源也在于西方金融危機。
實際上造成經濟下滑的最重要的變化發生在投資領域。由于貨幣政策的持續緊縮和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喪失造成企業投資能力下降;資本市場下跌造成居民大宗消費品需求下降、房地產交易萎縮,進而影響到廠商投資意愿;西方國家經濟衰退預期造成出口預期變化,進一步造成出口企業投資意愿大幅下跌……上述各種“預期”因素造成上游原材料需求大幅萎縮、很多鋼廠被迫停產、大部分電解鋁企業處于凈虧損狀態、用電量下降——經濟下滑就這樣從企業投資意愿下降開始的,主要原因則是資本市場下跌造成的預期變化!
恢復資本市場信心是扭轉預期的關鍵
歷史上各國的中短期經濟周期,形成的原因無非是貨幣信用擴張和收縮周期、存貨周期、設備投資周期、地產(置業)周期、證券市場周期等等。所有以上造成經濟周期的因素,都與預期有關。如果不能迅速扭轉預期,很多原本很好的方面都會逐漸變壞;而那些原本“可能”變壞的因素都會變成現實。比如,雖然中國的消費總額仍然在上升,而且本來還應該繼續上升,但是一段時期以后,當預期變化、投資意愿下滑、上游企業工資下降、出口企業就業下降之后,中國城鎮居民消費能力就真的會下降!
又比如,雖然西方國家經濟衰退目前影響到高端消費品,而并未減少中國的低端制造業產品消費。但是隨著人們對西方經濟衰退認識的強化,出口企業大量減產,預期中的出口下滑也會變為現實。
而證券市場不僅綜合了所有預期因素,而且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無法克服“時滯效應”的前提下,必然產生“金融放大器”的作用——只有調控資本市場,迅速扭轉預期。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