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全球股市迎來久違的強勁反彈,但面對眾多利好,A股市場不為所動,表現出較強的“抗藥性”。昨日,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深圳演講時表示,大小非問題不解決,A股上漲很難。對剛出臺的樓市救市政策,陶冬認為難以解決根本問題,最好是讓房價迅速下跌,刺激成交,這樣才能真正帶動房地產行業復蘇。
觀點
征收暴利稅沒有理由,當初股權分置改革,非流通股是被允許在市場上流通的,而非流通股股東支付了對價,流通股股東也同意,現在突然之間就去征暴利稅,違背了當初的承諾。
最好的刺激成交量的辦法是讓全國房價跌30%,達到普通居民購買力水平,吸引買家,成交上揚,制造出房地產產業鏈乘數效應。這種發展要比政府捂樓市但房價陰跌10%,對經濟更有益。
[宏觀]
GDP增速低于10%至少3年
陶冬說,中國的經濟增速已經連續5年超過10%,很多人認為中國10%的增長是家常便飯。
他說,5年間GDP連續保持10%的增長背后實際上是有兩個“超級因素”在支撐,第一個因素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加入WTO,帶動出口井噴,貿易順差急劇增多;另一個因素是中國的城鎮化和房地產熱,直接帶動50多個行業的高速發展。
陶冬說,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歐美國家陷入衰退,中國作為金融危機的傳導鏈條的末端,已無法置身事外。
“在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原材料上漲80%、人民幣升值20%等不利因素下,一些企業倒閉不可避免。”陶冬表示,隨著全球經濟衰退,中國作為世界加工廠的地位弱化,中國出口的黃金時期已過去。
陶冬說,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經濟會明顯放緩,可能大過預期,中國GDP增長低于10%將至少三年,甚至5年。在新的“超級因素”沒有出現之前,中國的GDP增速可能會回到8%。
目前,抵抗經濟下滑的重要力量依然是基礎設施投資。“我們看到中國目前仍在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比如2萬億元的鐵路建設,但鐵路建設從立項到啟動、到建設,最拉動配套的行業,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對GDP的短期拉動作用不明顯。”陶冬說,中國經濟未來需要新的引擎,比如正進行的農村土地改革,可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超級因素,給農民一些籌碼消費和借貸,或許能盤活農村消費市場,具體如何要看實施效果。
盡管如此,陶冬對中國的未來保持樂觀。他說,以購買力計算,目前中國的GDP占世界的16%,在1820年,中國的GDP占全世界的32.9%,而當時美國的GDP只占世界的1.8%,美國當時無疑是一個“新興市場”,從美國身上可看到中國的未來。
[樓市]
中國房價可再跌30%
10月22日,中國針對房地產市場推出7項救市措施,涉及印花稅、契稅、首付比例、房貸利率等。
陶冬說,近期出臺的系列房地產新政是“隔靴搔癢”,并沒有觸及根本的兩點:一是開發商的現金流危機沒有解決,開發商依然面臨破產危機;二是買房者的價格預期依然未變,“消費者不傻”,在目前價格水平上,成交量上不去。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供需失衡明顯加大,住宅存量已由11個月的存量上升到20個月的存量。
他說,從開發商盈利到GDP增長,房價并不重要,銷量至為關鍵,只有銷量增加,建房才能重啟,房地產整個產業鏈方可活躍。“最好的刺激成交量的辦法是讓全國房價跌30%,達到普通居民購買力水平,吸引買家,成交上揚,制造出房地產產業鏈乘數效應。這種發展要比政府捂樓市但房價陰跌10%,對經濟更有益。”
陶冬說,他在深圳沒有物業,對深圳的樓市并沒有過多的研究。之前,他聽說深圳的一個樓盤賣出的頂樓復式單位,售價4000萬元。“4000萬元在美國可買下一個農莊,在歐洲可買下一個城堡,而在深圳卻只買個‘閣樓’,任何一個腦袋沒病的人都應該作出正確選擇。”陶冬說,這種現象只能說目前房價仍處在超級泡沫中,建議市民“如果今天還沒買房,別急著跳進去買房”。
他說,短期內中國央行的降息步伐可能依然緩慢,他預計明年年底利率可能比目前下降250個基點,若房地產行業出問題,利率下降300個基點都有可能。
□人物檔案
陶冬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1998年加入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主管亞洲區經濟研究。他個人更側重于對中國經濟的研究,但同時兼顧亞洲區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分析。在加入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之前,陶冬任香港寶源證券高級經濟分析師及中國研究部主管達四年之久。陶冬擁有美國猶他大學博士及經濟學碩士學位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曾在中國、美國及日本任職,自1994年起駐中國香港工作。陶冬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作出過前瞻性分析和預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