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當前要消除三種錯誤觀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14:29  《當代金融家》

  封面文章

  About Stock Market, Three Fallacies Need to Be Corrected

  文/葉檀

  9月17日,滬綜指收盤于1929點,這個數字讓人聯想到著名的大蕭條年份。股指飛流直下是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而制度不能公平地保護投資者利益,導致各方全輸,

  玉石俱焚。市場面臨的數重壓力,決定了股市目前還無法公平地保障投資

  者的利益,甚至無法保證股市的獨立性,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打壓股市損害股民利益,但抑制不了通脹風險。目前,對股市問題存在數種錯誤理念。

  打壓股市無法抑制通脹

  錯誤之一,有人認為,打壓股市泡沫可以減少金融風險、抑制通脹。

  必須擺脫錯誤的理論,股市下挫無法換來宏觀經濟的健康,兩者并不存在相關關系。我們看到,隨著股市下挫,CPI也隨之下降,當股市打響2000點保衛戰時,8月份CPI下落到5%的警戒線以內,達到4.9%。表面上,股市下挫與通脹風險下降有密切關系,實則不然。

  實行貨幣緊縮政策,目的是為了抑制通脹,從金融學意義來說,抑制通脹的惟一辦法是提升匯率。事實上,正是上半年匯率的急升、經濟的下挫抑制了通脹,而不是信貸控制。后者的惟一好處是提升了市場借貸利率。以信貸控制抑制通脹其本質是抑制投資與產出,給經濟降溫,資產品價格下降是經濟增速下降的結果而不是原因。那些對中國股市動輒揮動調控、擠泡大棍的人士,犯了倒果為因的錯誤。沒有什么誤解比這種誤解更為可笑-以為控制資金流向、緊縮信貸為主導的打壓股市的手段是貼近市場,并認為這種手段很高明。

  收緊流動性的結果深遠,不像增稅立竿見影,但投資者的損失比去年"5.30"上調印花稅大得多。實際上,股改以后的股市表現,將中國貨幣發行體制的弊端表現得淋漓盡致。股改之后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巨量大小非減持問題,這直接導致非全流通時代的估值體系推倒重來,大盤向下尋找估值中心。在大小非出臺之際,原本應該由市場給出定價,而后由央行提供流動性。但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央行給出一個流動性的盤子,市場按照流動性的盤子給出定價,相當于央行做了一件瘦小的鐵框,把中國的所有資產品納入這個鐵框,資產品價格除了縮水之外,沒有其他路可走。考慮到大小非,有關方面必須擴大兩倍的流動性,才能保持價格不下降。反之,市場不提供流動性,直接后果是價格下跌,以保持總市值不擴大。只有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提供流動性,市場才能保證相對準確的定價。

  大小非很可怕

  錯誤之二,堅持大小非不可怕。本輪股市下挫的大小非難題,已經發展到滿盤皆輸的程度--

  真正的風險投資者贏利下降,普通投資者慌作一團,而管理者左右為難。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9月5日表示,監管層不會違背股權分置改革形成的契約,將以創新的市場化手段對大小非減持進行疏導和規范。再怎么強調大小非不是股市洪水猛獸,市場也不會買賬,因為金融學講的是風險與收益,講的是預期。以大小非減持而言,不管大小非持有者是否有減持的意愿,減持的預期與權利是一直存在的,大小非股東沒有必要為股市穩定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他們不是活雷鋒,也沒有擔任活雷鋒的法定義務。只要接近財富最大化預期,大小非股東就會套現手中的股份。目前已經出現上市公司高管不惜辭職套現的案例。加上目前信貸緊縮,對大小非的限制舉措已露頭角,套現救急的大小非頻頻出擊。對于普通流通股股東而言,大小非就是會隨時降臨的巨大風險,上市公司價格將隨時因此預期發生折價。

  有案例為證。4月28日,工商銀行28.85億股的A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A股總股本的0.86%,這不是股改所形成的大小非,而是2006年10月首發A股時向戰略投資者的定向配售部分,也就是股改后形成的增量問題。工商銀行限售股股東包括23家機構投資者,與3.12元首發價相比,到限售股解禁時,已經獲百分之百的收益。受到解禁消息影響,工商銀行股價當時下跌2%。同時,受工商銀行與中信銀行限售股解禁影響,帶累銀行股整體下挫1.35%。

  我們不得不正視除了影響預期之外,大小非與股改后形成的增量限售股的另一個根本性難題,擾亂A股估值體系。

  根據持股成本的不同,A股市場有三重估值體系:一是,A股普通股東的估值體系;二是,H股股東的估值體系;三是,大小非持有者的估值體系。

  由于持股成本迥異,三個估值體系的價值中樞一個比一個低。如2000年4月,中石油H股發行價僅為1.27港元,七年半后在A股市場發行,發行價為16.70元人民幣。大小非成本同樣如此,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以每股0.1元受讓金山貿易的紫金礦業600萬股。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Topview專家版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點擊進入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訂制滾動快訊,換一種方式看新聞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