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股市V型奧運定律(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11:54 投資者報
以北京奧運會開始前1年為時間起點,即2007年8月8日,該日上證指數收盤為4663點,半年后,即2008年2月8日,上證指數收于4599點,微跌1.37%。截至2008年5月27日收盤為3375點,較2007年10月16日最高點下跌44.89%,較2007年8月8日下跌27.62%。 2005年6月啟動的牛市始于中國證券市場的股權分置改革,依靠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宏觀背景,又以奧運經濟效應和人民幣升值等其他因素為推動力量,中國證券市場開始顯現出繁榮景象,同時也伴隨著證券資產泡沫的不斷積累。泡沫的積累在2007年10月份達到頂峰,這與其他奧運舉辦國在奧運前資本市場的走高存在相似之處。 上證指數在2007年10月16日創出6124點新高之后,開始了一輪5個多月的下跌。自2007年11月份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增速減緩是此輪股指大幅下跌的直接動因,但我們也有理由認為,投資者已經對奧運經濟效應的即將兌現以及奧運會后的“低谷效應”作出了提前反應,并且,此前積累的大量資產泡沫有必要進行大幅度的擠壓。此外,奧運商機的出現導致證券市場資金向實體投資分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上證指數的走勢仍與其他奧運舉辦國奧運前的走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如果以世界各國在奧運前后的平均估值漲幅為標準,模擬上證指數在奧運期間和奧運后期的漲幅,則如下圖: 前文所述,各奧運舉辦國在奧運結束后其主要股指均出現較為強勁的上漲。中國會不會同樣如此呢?或者創造出指數漲幅的新記錄呢?我們認為應該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奧運的市場化運作。 經驗表明,奧運會的市場化程度越高,奧運會后的“低谷效應”越不明顯。市場化運作會考慮合理規劃奧運場館的賽后利用,避免出現大規模奧運資產閑置。與此相反,由政府主導的非市場化運作將極有導致奧運場館的賽后閑置,從而對賽后整個經濟體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奧運投資規模。奧運投資規模越大,在奧運會前對舉辦國的GDP增長的拉動越明顯。相對應的是,賽后GDP的增速減緩甚至下滑也越發明顯。其中,奧運直接投資,即直接用于奧運比賽場館建設及相關設施的投資,此類投資占總投資比例越高,可能引發的“低谷效應”越明顯。從歷史經驗來看,奧運會直接投資比重越大,即新建場館越多,賽后閑置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經濟環境的改善程度。 硬環境方面,中國為北京奧運會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奧運會后中國尤其是北京的基礎設施將有較大幅度的改善。與此同時,中國越發加強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新設立環境保護部即是對此印證,環保成效方面,中國在空氣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濕地保護等諸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節能方面,“十一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到2010年中國單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為此,中國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企業和公民的相關法律法規。隨著這些法律法規的逐步落實,中國經濟有望步入更為良性的發展軌道。軟環境方面,為了奧運會的順利舉行,中國進一步完善了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 此外,國際經濟環境、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等其他因素也會對奧運會后中國經濟能否平穩運行構成重大影響。 舉辦奧運會,是一國綜合國力的體現。對于中國來說,2008年奧運會是全世界認識中國的機會,更是中國促進經濟發展、加速大國崛起的歷史良機。未來1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中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期。對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而言,奧運會對舉辦國的崛起有著明顯的多元拉動作用。其中,奧運會對經濟發展的加速推動以及由此引發的資本市場良性繁榮,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機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