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浩明:通脹陰影不去 股市行情難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 08:48 理財周報
只要高通脹的陰影仍然存在,那么股市就不會有真正的行情 理財周報專欄作者 桂浩明/文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今年1季度的經濟運行數據,其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8%,較去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 雖然分月度來看,3月份的CPI環比已經出現了下降,但幅度有限,但絕對值仍然相當大。這樣一來,整個市場將繼續籠罩在高通脹的陰影之下,對后市運行帶來巨大的壓力。 中國通脹的全球傳導 在一般情況下,溫和通脹是經濟發展的副產品,很難避免。而高通脹則是經濟結構失衡的表現,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很大的阻礙。所以,世界各國都把反對高通脹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 從我國的實踐來看,歷史上也多次發生過比較嚴重的通脹,但隨著政府采取的各項措施的到位,通脹往往很快得到控制。相對來說,在治理通縮方面,政府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民間也就有一種說法:“在對付通脹方面,中國還是比較在行的。” 不過,現時人們也看到這樣的狀況:最近一輪通脹從爆發到現在,已經為時不短,但相應的問題似乎仍然比較嚴重,治理的難度相當高。這是為什么呢?客觀而言,過去中國的經濟比較封閉,對外交往不多,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也有限。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采取多種手段并舉的辦法,大刀闊斧地來治理通脹,比較容易見效。 現在的情況則不同:中國經濟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的對外依存度相當高,而且很多產品的生產是兩頭在外(原料和市場都來自海外)。而這樣的經濟結構,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沖擊。因此,現在的通脹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在治理上也就顯得特別的困難。 眾所周知,這幾年世界經濟發展得比較快,對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但相應的能源供應(特別是石油供應)卻沒有與之同步增加。而產油國在地緣政治上角色的特殊性,使得石油供應成為經濟發展中最為脆弱的一環——導致了國際炒家資金大量涌入石油市場,國際油價也就從8年前的10多美元1桶飆升到現在的110美元1桶。石油作為大宗基礎原材料,它的價格上漲,必然會導致相關中下游產品的價格上漲。中國作為石油進口與消費大國,油價的上漲成為輸入性通脹的一個導入點。 另外,由于世界經濟發展比較快,特別是一些傳統的農業生產大國紛紛加快了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在發展中對農業未免不夠重視,輕率地以為農產品可以通過全球采購解決,從而導致農業的投入不足,對產量的下降也沒有予以足夠的關注。一旦世界上糧食庫存明顯減少,必然會有糧價的暴漲,并拉動其他農產品價格上漲。這種全球性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不可能不影響到中國。發生在中國的肉類、食用油脂等的價格上漲,應該說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還有一點是,經濟發展加上金融市場的活躍,導致資金的膨脹速度極快,流動性泛濫。一個市場如果資金過多的話,就會自然地拉動資產價格的上漲。而資產價格上漲到一定階段,就會驅動商品價格上漲。 如果說在前幾年,這種傳遞因為商品供應充分而不那么明顯的話,那么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淀之后,若干年積累下來的漲價因素將在最終商品上得到集中宣泄,從而形成巨大的通脹壓力。 顯然,這樣的通脹格局是過去所沒有過的,其源頭多元化、路徑復雜,不可能沿用過去的方法簡單地加以控制。更何況,現在通脹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中,就更不好處理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