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印花稅:猛藥而非良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2:14 股市動態分析
劉俊 A股綿綿不斷調整之時,一度讓人心碎的“印花稅上調事件”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適值“兩會”召開,該問題已經成為議案之一,甚至是頭號議案。支持這一提案的主要理由:一是2007年印花稅突破2000億,接近過去16年總和,大有與“股民爭利”之嫌;二是上市公司給投資者實際分紅也不超過2000億,證券市場從理論上已經成為一個“負和”市場,只會助長期投機氣氛。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07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完成20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7.4%,增收1826億元,是2006年的11倍。自1991設立印花稅以來到2006年為止,滬深股市上繳的印花稅總額逾2300億元,而2007年單個年度所征收的印花稅就超過2000億元,逼近開征印花稅以來16年的總和。 上調印花稅率效果欠佳 財政部在去年5月30日上調印花稅稅率,其核心目的就是給當時市場降溫,抑制A股市場瘋狂的投機行為,通過稅收杠桿向投資者傳遞價值投資的指導方向,其本意可謂用心良苦。但A股經過“5•30”短暫的調整后再度急速拉升,短期內上證綜合指數上漲幅度超過50%,股市交易量雖有所萎縮,但依舊不小。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杭蕭鋼構、中船股份等超級莊股逆“大勢”連續漲停。如此種種,都表明旨在抑制過度投機的印花稅調整遠未能奏效,甚至與管理層的初衷大相徑庭。 調高印花稅后,還催生出一個讓市場無法承受的結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全年征收的印花稅超過2000億元,而同期上市公司回報給投資者的分紅不過1800億元而已,整個市場入不敷出。理論上,投資者已經不可能通過投資的方式在市場里獲得回報。 站在非券商投資者的立場上,交易過程中,廣大投資者不僅要上繳印花稅,還有券商傭金,在一個不可能通過正常投資獲取收益的市場里,投資者要達到預期目標,就只能采取管理層無法容忍的博差價形式去獲取。 交易成本超過整個市場投資收益,交易行為不僅僅變成了被眾人所不恥的“零和游戲”,甚至變成了“負和游戲”,這注定了不同的投資群體之間,或者投資者彼此之間,都是競爭關系,大家都玩著“博傻”的游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弱肉強食。這樣的局面又怎能提高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呢?在上市公司的分紅“敵”不過印花稅的情況下,“新手投資者”面對風云詭秘的市場而又望而卻步,那么誰來為市場提供新增資金呢?市場資金最終只有走向枯竭。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