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抵押貸款證券化雙刃劍(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17:51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2.推動規模與專業化 2005年末,Countrywide的股權資本只有128億美元。為了突破資本的瓶頸,迅速實現規模化,唯一出路就是二級市場的貸款出售,但與新世紀金融后期的做法不同,Countrywide選擇了以表外證券化為主的貸款出售模式,從而使大部分貸款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上消失,相應地,資本充足率提高了將近10倍。 而如果Countrywide不將客戶貸款出售而全部自留,則在2005年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貸款額將突破10000億美元,是證券化出售后資產負債表內貸款資產的9.3倍——表外證券化將貸款資產壓縮了90%!也就是說在權益資本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公司不進行證券化出售,則資產的膨脹將導致資本充足率大幅下降。2005年將降至1.15%,顯著低于美國銀行法規中規定的資本充足率門檻,而要想達到門檻,集團公司至少需要再多發行500億美元的股權資本才能支持同樣的貸款規模,這對于老股東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考驗。 但是借助表外證券化出售,Countrywide的資本充足率良好,2005年末其核心資本充足率、風險資產加權的核心資本充足率、風險資產加權的資本充足率分別是6.3%、10.7%和11.7%,符合美國政府“資本充足良好”(Well Capitalized)的標準。 其實,抵押貸款的二級市場轉讓不僅僅是一個融資策略的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是一種專業化的經營模式,它使銀行的存貸款業務可以完全分離,使只做貸款、不做存款業務的專業化銀行成為可能。 從Countrywide資金來源可見,證券化使公司成功擺脫了傳統商業銀行以存款支持貸款的運營模式,其40%至50%的資金需求都是通過發行銀行債權票據來滿足的,另有20%至30%的資金需求通過附回購協議的表內證券化方式滿足,只有20%不到的資金來源依靠存款支持,而在2003年以前更是不到5%。 證券化使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分離,這對于Countrywide這種歷史時間較短、網點較少、處于吸收存款劣勢的金融機構有著重要意義。證券化后,傳統抵押貸款業務不再依賴于存款業務的資金支持,新興的專業化銀行可以騰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集中開拓貸款市場。 此外,專業化的貸款銀行還可以大幅減少它們在網點建設和維護上的成本,Countrywide為了開發貸款客戶和服務貸款證券化投資人在全美設立了86個“金融中心”,但不同于綜合性銀行為吸引儲蓄和理財客戶所建立的豪華營業廳,專業化的抵押貸款銀行營業部一般規模較小,場地成本的節約使公司有能力提供更加便宜的產品服務。 而人員和場地成本兩項加起來占Countrywide總支出的75%。因此,合理的人工配置結構和場地成本的節約提升了專業化銀行的資產效率,公司的市場份額直線上升,到2005年末,Countrywide的市場份額已從上年13.1%提升到17.6%,排名全美第一。 以證券化為代表的抵押貸款二級市場,幫助新興的、資本規模相對較小的專業化銀行,將高耗資本的利差業務轉化為低耗資本的中間業務,從而使銀行可以用較少的資本控制較大的“盈利性資產”。同時,證券化的融資功能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盈利模式,將存貸款業務徹底分離——專業化的貸款銀行可以通過專業化的營銷和專業化的人員配置來迅速攫取市場份額,成為專業領域的第一名。 不過,更重要的是,對于整個銀行體系來說,只有有了專業化分工,金融體系識別風險、分散風險的效率才能提高,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風險的問題。 3.拓展風險邊界 同新世紀金融一樣,面對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開始崛起的次級貸款市場,作為專業化抵押貸款公司的Countrywide也很難坐視,公司通過全范圍貸款部將風險拓展到次級貸款和二次抵押貸款領域,并借助證券化和非證券化的二級市場轉讓為這部分貸款融資。 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最安全的合規優質貸款(Conventional Conforming Prime Loans)在Countrywide總貸款額中的比例從2001年的60%以上下降到30%左右,非合規優質貸款(Conventional Nonconforming Prime Loans)占比從20%以下上升到45%?傮w上,優質貸款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但高風險的次級貸款和二次抵押貸款比例都有了明顯的上升,分別從2001年的4.5%上升到9%左右,其中,全范圍貸款部門60%的貸款均為次級貸款。 次級貸款和二次抵押貸款的引入拓展了Countrywide的風險邊界,但即使是在繁榮時期,次級貸款和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政府擔保貸款違約率也明顯高于優質貸款,其延遲支付率(超過30天)達到15%左右,而壞賬率也達到1%以上,最高時甚至可以超過3%,與之相對,優質貸款的延遲支付率只有2%至3%,而壞賬率通常在0.2%左右,最高時一般也不超過0.3%,相差近十倍。而二次抵押貸款,在繁榮時期的違約率較低,但由于Countrywide擁有的是第二置留權,因此,一旦發生違約情況,公司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弱,真實損失較高。 面對更高風險的次級貸款和二次抵押貸款,Countrywide再次選擇了證券化的融資和風險轉讓方式,只是不同于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優質貸款證券化,對于次級貸款和二次抵押貸款,公司通常保留一定比例的剩余價值及相應的追索權。即貸款人每月的還款額在首先滿足證券化產品投資人的收益要求基礎上,如有剩余收益則歸Countrywide所有;在發生違約事件時,也由證券化投資人先行使追索權,然后,Countrywide就剩余價值部分進行追索。根據美國的會計準則,這部分貸款價值(每月剩余收益的貼現價值)需作為表內資產體現,并定期根據利率、提前還款率和違約率等因素的變化,對剩余價值的真實價值進行調整,增值部分計入當期收益,貶值部分計入當期虧損。 剩余價值既是一種收益,也是一種風險,作為次級債權,Countrywide的自我保護能力甚至弱于一般貸款投資,但由于這部分價值在總貸款額中的比例很小,一般不超過2%(2005年平均僅為1.29%),在總資產中的比重一般不超過10%(2005年末為7.2%),因此,對公司整體收益的風險影響有限。 綜上所述,借助證券化手段,Countrywide同新世紀金融一樣,將風險邊界拓展了,而且,出于盈利考慮,Countrywide也保留了部分收益與風險,但在傳統證券化基礎上衍生的利息證券(interest-only securities)、本金證券( principal-only securities )和剩余價值證券(residual securities)為銀行控制風險、平衡收益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工具。 證券化本身并不一定會導致銀行風險的積聚,關鍵還在于銀行自身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即采用何種手段、在何種程度上保留風險收益。當然,監管者嚴格定義“資產出售”與“抵押融資”也是防止銀行過度投機的重要舉措,畢竟,在資本充足率的監管下,表內資產的風險擴張受到限制,但表外資產的殘留風險則缺乏監管。 4.證券化雙刃劍 由新世紀金融和Countrywide的案例不難看出,證券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以證券化為代表的二級市場推動了銀行業的專業化與規;l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盈利模式,幫助新興銀行突破資本的瓶頸,分離存貸款業務,使其可以憑借較少的資本控制大量的盈利性資產,從而推動專業化貸款銀行的誕生。 另一方面,證券化的方便融資功能以及直接連通投資人與貸款資產的功能,也確實為銀行拓展風險邊界提供了便利,從而可能引致風險的殘留,而這些殘留的風險在證券化推動的規;^程中將以更快的速度積聚,埋下風險的隱患。 但證券化并不必然引致風險,純粹的表外證券化,變利差業務為中間業務,不僅沒有增加風險,還將銀行自身的風險轉移出去,以風險的分散實現了風險的化解,不僅增強了銀行自身的穩定性,也有利于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現代金融體系下,銀行的作用已逐漸由風險的吸收者向風險的分散配置者轉型。 不過,在房地產等抵押物資產價格不斷攀升、利率持續上漲的過程中,面對高收益的誘惑,很多銀行通常忍受不了將高息資產拱手轉讓的痛處,它們會希望“降低對二級市場的依賴”而選擇表內證券化或類似于表內證券化的表外轉讓(附回購協議等強義務的資產轉讓)。其結果是在規模化的同時將大量風險殘留“體內”,并在周期性低谷集中爆發。尤其是在法律對證券化資產的賬務處理界定不明晰的情況下,很多本應在表內體現的資產風險被表外化了,結果,使銀行在不受資本充足限制的情況下,無限積聚風險,最終使風險蔓延至整個金融體系。 但是,這把雙刃劍并不是不可以駕御的,關鍵在于監管法規的明確界定與銀行自身面對風險誘惑時的理性抉擇。當然,并不是所有銀行都能理性抉擇,但是,以證券化為代表的二級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專業化分工、提高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散效率的必需,只有有了專業化的銀行,建立在并購基礎上的花旗、匯豐等大型綜合銀行的效率才能提升——整體金融體系的穩定來自于多樣化銀行的存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