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股改凄涼收場事后話題 如何讓寶鋼股份上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11:07 股市動態分析 | |||||||||
陳生 截止本周四,G寶鋼收盤價3.88元,較股改前實施的5.14元收盤價,已跌去24.51%。獲得每10股送2.2股“對價”的寶鋼流通股股東們,持股市值縮水了7.9%。 更有甚者,寶鋼集團為了“護盤”,使出吃奶力氣動用40億銀兩,結果是泥牛入海
寶鋼股份,曾號稱“共和國鋼鐵驕子”,基金機構們的鎮倉之寶,股市藍籌軍團的先鋒,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何以鬧得如此悲悲切切,天怒人怨? 事情還得從去年8、9月期間的寶鋼增發風波談起。 本欄早已多次提到,去年那場沸沸揚揚的風波,并非是什么市場“融資恐懼癥”發作,其根源來自增發中愚蠢的10:10“優先配售”,道理本文不再多談。原以為可以用此討好百姓,沒想到引起群情激憤一致討伐,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寶鋼,從此在市場中形象一落千丈。 今年6月19日寶鋼啟動股改前夕,在由某知名財經網站和某知名大眾財經媒體主辦,有5.9萬余眾和43家機構投資者參與的“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公信力評選”中,寶鋼股份不幸位列“十大最無誠信上市公司”之首。排名寶鋼之后的,有江蘇瓊花等九家“問題公司”。這著實給寶鋼及其即將啟動的股改以太大的難堪。而在此之前的6月16日,寶鋼剛剛榮獲由某指定報紙和某券商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十佳上市公司投資者評選”第6名。與其一起獲此殊榮的,還有長江電力、中集集團、招商銀行、中興通訊、萬科股份、貴州茅臺、上港集箱、中國石化、佛山照明等大盤藍籌公司。 顯然,鬧出如此怪誕笑話的根源,來自去年的寶鋼增發,來自那個愚蠢的10:10的“優先配售”。這正是一著出錯,滿盤皆輸。 我們還是來認真反思一下寶鋼的本次股改,何以如此凄涼。 本次寶鋼股改最大的看點,不在10送2.2的“對價”,也非其所謂的歐式認股權證,而是寶鋼集團那4.53元名為“增持”,實為“護盤”的承諾,以及由此承諾的40億資金。 40億資金雞飛蛋打已是過往煙云,那么有什么別的辦法,既可使寶鋼順利完成股改,并在股改中“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社會公眾股投資者利益”呢?答案是有的,我們來看。 首先我們要明確,這40億的護盤資金,究竟可以買多少寶鋼股份。顯然,若以4.53元的“承諾”價計算,至少可以購入約40/4.53=8.83億股,約占股改前流通盤38.77億股的22.78%。 寶鋼集團的承諾是股改“對價”支付后再行增持,于是我們看到了兵敗如山倒的一幕。但是我們設想,如果寶鋼集團的增持不是在“對價”之后,而是在之前又將如何?反正40億是要花的,那也得講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花也花得值得,死也死得壯烈。 既然8.83億股占股改前流通盤的22.78%,與現行的10送2.2股“對價”所差不多,那么,何不在股改正式實施一開始,就先行增持,即先增持后“對價”呢? 如此,增持結束后,再將所增之股完全送給流通股東,又何嘗不可呢?反正股份是要送出去的,早送晚送不一樣嗎? 如果寶鋼當時真的是這樣來設計股改方案的話,完全可以設想市場將出現一個怎樣的局面:由于流通盤并未因股改送股而增加,自然也沒有了所謂的“自然除權”,反倒會出現因流通盤被寶鋼集團吸納而“縮股”,形成“自然增權”,也就是股價上揚的局面。或者再退一步講,起碼也不會因先送了股而下跌吧? 看來這個設想倒是有些匪夷所思,但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我們繼續計算和推理下去。 第二個關鍵問題是增持價如何確定。既然寶鋼集團已在原方案中認定了4.53元,我們就以其為準。 股改實施前寶鋼收盤5.14元,距4.53元有11.87%的空間,想來一下子沒有多少拋盤可供寶鋼集團在4.53元處吸納。于是引出第三個問題:如何界定寶鋼集團的增持計劃已經完成,或者說承諾已經兌現,該實施下一步即“對價支付”了? 我們完全可以設想,以8.83億股的增持計劃完全完成的時點來確認,或者界定寶鋼集團已經兌現了承諾,也可以依照某種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方式,比如設定在多少天之內,若已足額增持,或時間已到,無論增持多寡,都算承諾已兌現,增持完成。 既然增持已經結束,下一步就應該是將所增持之股送還股民了。顯然,送股比例并不難算。一可以這8.83億股較剩下的流通股比例確定,即8.83/(38.77-8.83)=0.295,即10送2.95股,使流通盤恢復到原來的38.77億股,也可以按實際增持的股份X,與增持后的流通盤38.77-X的比例計算而來。 如此,在流通股股東獲得“0”成本送股的同時,大家都降低了持股成本,并且寶鋼集團在公司的股權比例,也并不會因為送股而下降,這不剛好是“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社會公眾股投資者利益”的股改基本原則嗎? 基本的方案設想已經談完了,我們來分析一下投資者的心態。 作為寶鋼的流通股股東,他一定會想,不管我目前的寶鋼持股成本平均幾何,畢竟4.53元拋給寶鋼集團后,有可能換來最多10送2.95(當然也可能少一點的“0”成本“對價”股份)的對價,怎么著也比現在的持股成本要低些。但怕就怕沒多少人以4.53元拋給寶鋼,畢竟現價還有5元幾,結果是拋多了送還的少,成本“攤薄”得不多。 由于不知道寶鋼集團什么時候宣布完成增持立即進行送股,所以拋一點還得留一點,要不拋光了將來送股就沒“權”享受“0”成本了。即使增持方案以時間為界也是如此,更不要說在以時間為界的增持實施中,到時會有多少股份拋給集團:最多也就2.95,鬧不好時間到了集團收不到8.83億股,送給自己的比例就會下降。 顯然,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一個:觀望。 而非寶鋼流通股股東的投資者也會想,這么好的買賣機會可不能喪失,于是他們會大舉吃進寶鋼股份,以求在實施送股時分一杯羹,畢竟那“0”成本的“對價”誘惑太大。 一個是謹慎拋售,一個是大舉吃進或者加倉,寶鋼股價,股改后焉有不漲之理? 極端的情況是時間已到,寶鋼集團一股4.53元的股票也沒有吃進。于是寶鋼宣布增持結束,由于無人將所持股份賣予本集團,本次股改的對價支付無股可送,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是大家認同本公司股改后價值的結果,是股改的偉大勝利。本集團所持的136.35億股“受限流通股”,仍將按承諾分批分期上市,但本集團最終所持股份比例不得低于67%(寶鋼股份股改說明書語)云云……,這豈不皆大歡喜?一個是股價上揚起碼不跌,一個是維持原有持股比例未被稀釋,甚至大有可能象那農產品、萬科一樣,“一毛不拔”地實現“全流通”,何樂而不為之? 再進一步,若無論首次增持寶鋼集團是否收足8.83億股,只要宣布若一旦到期收不足數,即先將所收之股送還“股權登記日在冊”的股民,然后將余額資金繼續在4.53元增持,繼續送還股民,直至40億資金全部使用完畢。并且最多也就花這40億,遠比原方案支付了38.38億的股份價值還加40億合計78.38億好了不知多少,又可以鬧個好名聲,一吐被評為“最不誠信”之首的惡氣。 去年的增發鬧得寶鋼人鬼憎罵,如今的股改40億耗盡仍是灰頭土臉,有道是一著出錯,滿盤皆輸,“增持”法確實應該好好想一想。畢竟,先增持顯示的是大股東的誠意和信心實力,保護的確實是自己這個“投資者”,還有“社會公眾股投資者利益”。 新浪財經提醒:>>文中提及相關個股詳細資料請在此查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