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后更要當心資本玩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5日 15:00 證券時報 | |||||||||
陳悅 某上市公司一次意在擴大產業投資規模的資產清查中,卻曝出巨額資金被公司股東占用的消息,據了解,該股東僅為公司的第三大股東,持有公司4.77%的股份。該股東持股比例并不高,卻能輕易占用公司的巨額資金,這是什么呢?原來,第三大股東是由公司高管及員工集資成立的公司,屬于內部人范疇。而另一家上市公司最近發生的公司賬上4.2億股權
外部股東,不論是何種性質的股東,由于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所以公司代理人的誠信與否直接關系到股權投資的安全性。由于目前的獨立董事制度在內部人控制嚴重的上市公司中基本上是失敗的,這就需要外部監督機構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日常監管。 有的觀點認為,上市公司經過股改后,公司的治理會得到有效提升,好像解決了股權分置,類似內部人控制及各種違法違規現象就會自然消除。那么請問,全流通市場中就沒有內部人控制的現象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沒有絕對的公平博弈。 我們只能力爭使所有的市場參與者能夠盡量處于公平博弈的環境里,而無法杜絕各種內部人尋租的行為。股改前是這樣,股改后也是這樣。 上市公司股改完成后,控股股東會有一個減持股份的過程。原先國有資本絕對控股的狀態會隨著國有股的減持而改變,在引入優質資本,打開窗戶迎來新鮮空氣的同時,也會把蚊蟲蒼蠅等令人討厭的東西一同放進來。由于現階段對利用金融杠桿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的資本收購的監管不到位,在全流通以后,不少上市公司股本結構將更加分散,很可能導致新的更瘋狂的“掏空游戲”重演。 全流通以后,不少上市公司可能面對的是大量“資本玩家”群狼式的攻擊。由于大部分股東無法實現對新進入公司的控股股東的日常監督與制衡,并且這些“資本玩家”,沒有經歷企業創業階段的艱辛,對企業沒有什么感情,其掏空企業的手段必定更為兇殘。 現在,股改工作正在進行之中,人們關心的主要是對價等問題,所以監督的問題現在不會引起市場參與者的關注,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上市公司日后的監管,特別是對新進控股股東的陽光檢查至為關鍵。 進入全流通時代后,需要強大的監督體系來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不被侵害。要以足夠威懾力的嚴刑峻法作后盾,保護真正做實業的資本,嚴懲投機客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特別是針對具有尋租權力的內部人的監管,任何時候都有必要。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