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 國資委的雙簧該如何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30日 01:00 中華工商時報 | |||||||||
水皮雜談 “雙簧”是中國北方地區特有的戲曲。 “雙簧”一般由兩個人表演,一個人在前面,一個人在后面,前面的表演,后面的人出聲,講究的是默契和配合。
表面上看,“雙簧”演的如何取決于前面那位的表現,其實不然,幕后的那位才是真正的主角。這位主角不僅得有不拋頭露面、爭風吃醋的胸襟和雅量,而且還得有把握分寸和節奏的功夫和本領,否則,非演砸了不可。 如果以“雙簧”來比喻,那么,股權分置改革實際上就是證監會和國資委合唱的“雙簧”,臺前的是證監會,臺后的是國資委。 股改試點只是過門,證監會戲份大,但是一旦股改全面鋪開,進入所謂的“深水區”,那么,股改的主動權就已經被轉移到了國資委的手中,想不看李榮融的臉色是不行的。 李榮融的臉色這幾天恐怕不會好看。 因為,一個叫曹錄波的助理調研員對246號文的解讀捅開了市場的馬蜂窩,結果不但招致市場的罵聲,而且被人指認為股市暴跌的罪魁。 曹錄波說了什么話會形成如此大的反響呢? 曹錄波的講話可歸于兩字:對價。 “對價水平是股權分置最重要的、核心的一個環節。我們認為,對價水平需考慮的因素有六個。” 因素之一,流通股股東首次認購成本,以及上市公司歷年增發、配股時流通股股東認購的成本,及相應的股價水平等。 因素之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即盈利水平和發展前景。對于盈利能力強,發展前途明朗的公司,其股改方案可與公司的持續增長結合運作,不一定限于與其他公司看齊的一次性補償。經過試點,可以看出,流通股股東對大盤藍籌對價水平的要求比一般公司低。 因素之三,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市凈率水平和國際上同行業,同類企業上市公司市盈率、市凈率水平的比較。 因素之四,國有控股股東最低持股比例要求。在股改中,國有控股股東的最低持股比例不能受到影響,為解決問題,可以考慮采用不局限于送股方式的其他方式,也可以考慮多種組合方式運行,來有效降低最低持股比例的影響。 因素之五,非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成本。 因素之六,公司上市后的融資數。 聽話聽音。 曹錄波披露的六個因素的確是對價中至關重要的因素,關鍵不在于這六大因素,而在于如何解讀這六大因素。 曹錄波是如何解讀的呢? 曹錄波說,從試點工作到現在,幾批企業股改呈現出送股為主的特點,比較單調。單純送股,容易造成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權利的進一步損失,因此,國資委鼓勵探索多種實現形式,如縮股,承諾分紅比例,發行認股、認沽權證,派現,將資產重組和股改組合運作等,不要僅局限于送股形式。 曹錄波沒有解釋為什么絕大多數公司用送股的形式,因為這是市場的選擇,用不著他解釋,但是顯然,曹錄波代表的國資委對這種“單調”的形式是不滿的,盡管他聲稱這會對非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權益造成傷害,更為顯然的是,既然國資委對這種形式不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對于目前普遍的10∶3的送股比例也是不滿意的。 國資委的態度的確讓很多人心寒,因為他們的認識和這個市場中最大多數的投資者的認識相差太遠了,遠的不是一點點,而是十萬八千里。 就如因素之一來分析。水皮認真的算過,清華同方的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成本不過0.2元,而流通股股東的持股成本卻高達6.29元,兩者相差31倍。目前,清華同方的凈資產是5.23元,而市價卻高達10.73元。清華同方10送10的方案為什么被否決,以公積金送股愚弄流通股股東是一個因素,而原始持股成本相差太大則是另一個因素。 再如因素之二分析。大盤藍籌股對價水平偏低是事實,而且是一個令人感到痛心的事實,這個事實是誰造成的呢?難道不是國資委造成的嗎?怎么這樣的事實到了曹錄波的表述中就成了流通股股東的選擇呢?這不是強奸民意又是什么?不是指鹿為馬又是什么? 水皮早在雜談中說,股改中,流通股股東只有第二等公平可以追求,沒有第一等公平可說。所謂第二等公平,也就是只有說不的權利,沒有說是的權利,只有退而求其次的權利,沒有和大股東平起平坐的權利。第二等公平也是一種公平,底限在于不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把流通股股東的無奈當作歡樂,不能污辱大家的人格。 坦率地說,對價本身就是中國投資者的心頭之痛,以10∶3的送股作為一種滿足本身就是一種自我麻醉,而現在即便如此,依然有落空的可能,這不是揭人傷疤又是什么呢? 不客氣地講,國資委官員的講話打破了市場正在形成的政策與市場預期,從而使股改的局面變得復雜起來。一方面,暴露了國資委和證監會的認識分歧,另一方面也使自己陷于了被動的局面。 為此,李榮融26日接受記者采訪作解釋,27日又讓產權局的局長郭建新召開新聞發布會,對于“對價”作出澄清,強調國資委的態度是鼓勵創新,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把即期利益和公司長遠利益,保護流通股股東長遠利益結合在一起。對價水平的高低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切由市場化機制決定。郭建新同時還表示,“六方面因素”并非是“六項原則”,考慮這六大因素主要是為了溝通和完善方案。最終改革的方式究竟如何,是控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充分溝通協商達成的一致意見,證監會的原則和國資委的沒有本質的不同。 有意思的是,國資委這個小型的新聞發布會28日沒有媒體報道,統一的見報時間是在29日,也就是第三天。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29日的凌晨,證監會發布消息,宣布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在當天掛牌,同時還宣布五部委聯合的股改調研組已經在28日完成9個省市中的6個省市調研,“十一”之前將完成全部的調研,含B股和H股公司的股改方案將很快推出。 最有意思的是,在證監會匆忙公布的股改調研報道中,新華社記者特別強調,來自五個部委的工作組人員,工作統一行動,統一協調政策,表現出共同推進股權分置改革的鮮明態度和決心。工作組也在統一認識,加強政策指導,解決具體問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股權分置改革是一場由證監會主導的制度變革,證監會積極是正常的,相對而言,對于國資委就沒有太大的動力。國資委負責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有進有退”是一個原則,怎么退,退多少需要通盤的考慮,在國資委想進的領域,你讓他也按減持的方式運作恐怕也不合理,國資委三類國企持股底限至今難產癥結恐怕也在這里,反對股改大躍進就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水皮并不認為這種反應有什么不對,更不認為行情的反復是因為反對大躍進的結果,恰恰相反,這是股改大躍進的必然結果。國資委之所以會成為眾矢之的,問題還是出在246文的基調上。什么時候,國資委對國有資產的考核引入了市值這個指標,什么時候,國資委才會在股改上真正和流通股股東形成共識。 唱“雙簧”是要顧全大局的。什么是大局?股改順利進行就是大局。在這個問題上,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