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說對價 股改公司要對投資者負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7日 07:16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實習生 宋泠 隨著9月12日全面股改啟動,在兩周以內,先后已有兩批共計72家公司推出了股改方案。然而,這些多如雪片般的方案,卻給股市帶來了絲絲寒意。自上周二起,大盤連續下跌,數百億元財富灰飛煙滅。如火如荼的股改步伐何以留下了如此創傷的腳印?痛定思痛,市場的討伐矛頭直指股改中的對價方案。
綜觀72家公司的方案,可以發現送股是對價的主要形式,送股比例的走低是主要趨勢,而對這個比例的修改則是主要的后續工作。特點所在,也就成了缺點所在。 第一批40家公司的方案奠定了送股和10送3的模式。第二批公司承襲了這兩點。只不過在第二批方案里,10送3的送股比例被進一步壓低,10送2.9成為深市公司的主流,個別企業的非流通股股東甚至以每10股支付1.01股來獲得流通權。 對價是用來調整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利益分配的杠桿,更是股改方案能否獲得通過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環節。由于我國上市公司里非流通股占據著絕對優勢,作為弱勢群體的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應當得到更大程度的保證。以對價來實現全流通,既而造就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讓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各得其利,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然而,目前的對價策略看來是如此整齊劃一,股改公司就像舉著“送股”這樣一塊牌子齊步走過股改的舞臺一樣,這與在市場運作中千差萬別的公司景況明顯不協調。可見,把送股作為惟一的對價方式,已經存在著理性的欠缺,而10送3這個醒目的比例更加重了盲從的嫌疑。然而,就是這樣的比例卻還在朝著降低的方向滑落。市場對對價水平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悲觀的預期,廣大流通股股東的積極性由此受挫,信心直降而下,從而帶來了恐慌、拋售和指數的大跳水。 對價走低以后,隨之而來的是一輪轟轟烈烈的調整:9月21日起,兩天以內,遼通化工和華星化工等18家公司分別作出上調對價水平的決定,平均上調幅度為14.6%。至此,兩批股改方案平均對價水平為每10股送3.13股,較原來增加了0.11股。 既然可以調整,可見最初的對價水平是有所保留的。為什么不能一次性地制定一個讓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非要如此反復呢?流通股股東自身沒有能夠及時作出有力有效的爭取是一個因素,公司在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利益之間有所傾斜是另一個因素。股改方案直接關系到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均衡,實在應該慎重推出。剛出臺就忙著修改,暴露出的是公司對待股改的隨意態度,更可能因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釀成誠信危機。 上證所上市部副總監黃宏彬日前表示,上市公司股改方案要注重多對價,對價方案要審慎制定,避免反復修改。股改方案要有創新。這既是對前期方案的總結,也是對未來方案的預期。我們希望此后的股改公司在推出對價時能夠采取嚴肅和務實態度,真正作到對投資者負責,對市場負責。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