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注資換取流通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6日 13:54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對于業績不佳的公司來說,與其提高對價水平,不如注入優質資產,讓流通股股東得到真的實惠 作者: 鄧清泉 李志磊/文 已有的46家試點公司方案中,絕大多數都是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贈送一定比例
顯然,對那些贏利差、現金流為負、成長性不足的公司,即使給予流通股較大的“蛋糕”份額補償,也因公司總價值小而補償不足,難以獲得通過。對這些公司來說,可能最好的方案是“把蛋糕做大”而不是“給流通股股東大的蛋糕比例”。 “把蛋糕做大”是指使公司的基本面發生好的轉變,從而使公司總價值上升,每股的價值隨之增加,流通股股東因此而獲得補償。公司的基本面好轉有兩種途徑:一是增加資產的贏利性;二是提高管理水平,通過合理的發展戰略、激勵措施、市場定位、成本控制增加利潤。其中后者見效慢、難以量化,不一定會得到流通股股東的同意。而增加資產的贏利性,尤其是直接注入贏利能力強的優質資產就直觀得多,容易得到流通股股東的認可。 向公司注入優質資產以獲得流通權的好處還有: 與目前的“送股+送現金”方案比較,資產補償方案可以減少非流通股股東的現金支出,也避免因送股引起股本增加、利潤攤薄; 從行為公司財務分析,如果大股東向上市公司“免費”注入優質資產,將使其他股東相信大股東的誠意,從而增強對公司的信心; 將大股東集團內的優質資產置入上市公司,在客觀上起到了集團整體上市的作用。與國內現有集團再重新設計整體上市方案相比,既節省了業務重組過程、加快進度,又徹底解決了上市公司股權分置頑疾,還避免了上市公司和集團之間的利益輸送、關聯交易; 通過資產補償方案可以在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同時,一攬子解決各地方政府對大型企業的戰略重組和整合問題,符合國家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的總體思路; 注入的優質資產可能是風險投資基金培育成熟的、擬上市公司,即對這些基金的投資人而言,直接將資產注入到解決股權分置的上市公司中,并獲得一定比例的股份,可以減少退出時間、降低上市重組等各種費用——無論對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東還是項目培育人都是有利的; 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改善公司基本面,這是市場和監管層都樂于見到的。 非流通股股東或第三方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沒有引起較大比例的股權變動的做法可以理解為捐贈,捐贈本身不受法律法規限制。 在操作上,以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獲得流通權的方式應注意: 注入的確是優質資產、已投入生產的資產,這些資產與公司現有生產裝置具有協同效應,如存在上下游關系、實現規模化經營等; 保薦人要仔細分析注入資產的贏利能力、與公司現有產品的互補或沖突關系、對公司整體價值的影響、每股流通股價值的增加額等; 多數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東都不止一家,第一大股東為了獲得流通權而給流通股股東補償(注入資產)時,其他非流通股股東也跟著享受了收益的增加引起的每股價值上升。因此,如是大股東注資,應與其他非流通股股東取得一致意見,例如叫他們也注入一定資產,或向第一大股東支付對價,或折讓一定股權給第一大股東; 如果注資者是非流通股股東外的第三者,則可以是非流通股股東向該第三者購買后再注入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流通股股東各折讓一定股權給該第三者。當非流通股股東向第三者折讓股權以獲得流通權時應注意,可能觸發上市公司重大重組方面的有關規定; 保薦人還需計算,各非流通股股東如何支付現金或折讓股權給注資者才是“公允”的?如何讓公司所有股東相信注入的資產能夠達到預期的贏利能力? (作者單位為云南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