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借寶鋼股改現身 股市謹防權證之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1日 11:32 第一財經日報 | |||||||||
相隔10年之后,在滬深股市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權證這種曾引起血雨腥風的衍生交易品種,忽然借寶鋼股權分置解決方案重現江湖。結合寶鋼權證數日來的超高換手率和爆炒價格,理性點的投資者和分析人士早已是憂心忡忡。 權證這種特殊的有價證券,滬深股市近7000萬投資者絕大多數比較陌生。當年的大飛樂配股權證、深寶安、深中意、江蘇悅達等權證的一時風云,都已成為塵封的歷史。而打
權證不是股票,只是可在特定期間或特定時點按約定價格購買或出售特定證券的憑證。這一定義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內容,比如按買賣方向分,有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按行權期限分,則有只在到期日行權的“歐式權證”和在到期日前隨時可行權的“美式權證”。 權證是認購還是認沽、是歐式還是美式,沒有絕對的利弊,關鍵要看是否適用于特定的市場和公司。寶鋼發行歐式認購權證,與滬深早期的權證如出一轍。而現在的問題是,在像滬深股市基礎如此脆弱、問題重重且權證交易“前科”累累的市場上,要再搞權證之類的衍生交易,必須考慮得非常周到。 如果是為投資者提供避險工具,寶鋼這樣的歐式認購權證有其價值。但股市總是有漲有跌,在缺乏做空機制的滬深股市,投資者更需要的其實是認沽權證;或者說,認購和認沽權證應同時推出,才是真正把選擇權交給投資者。因為買賣權證最重要的是判斷標的股價走勢:看漲就炒認購權證,看跌則買認沽權證,各得其所。 那么,在重推權證這種衍生交易品種時,證交所必須確認,這會有利于防范市場風險,而不是給投機者以過度炒作,甚至操縱股價的空當。權證都有其理論價格,如果實際交易價格大幅偏離理論價格,權證就是廢紙一張。對此,10年前滬深股市有過慘痛教訓,只有認購權證交易的市場,因其單邊指向,往往容易陷入要么瘋狂爆炒、要么倉皇崩塌的極端局面,很難形成真正的市場對沖效應。 回顧滬深股市的權證歷史,很多人把“第一”的名號給了深寶安。實際上,“第一”應是1992年6月滬市推出的大飛樂配股權證,第一張長期權證深寶安權證則遲至同年11月5日才上市。當然,后來的瘋狂炒作,首先是深寶安權證創造的。從上市到1993年11月2日停止交易,在同期深市整體不斷下跌之際,寶安權證以4元開盤,最高竟炒到23.60元,后暴跌至2.35元而被摘牌,其間演繹的暴富、暴虧悲喜劇,當屬空前。 但在那瘋狂得近乎荒唐的滬深股市幼年時代,爆炒深寶安權證的教訓,竟沒有引發監管層立即叫停這一危險游戲。其后一年間,更瘋狂的權證爆炒仍在繼續。比如深中意權證上市開盤價5元,而當日深中意股價僅4.01元;江蘇悅達1994年12月26日除權時股價12.60元,但其權證竟開出15.50元高價。權證炒作瘋狂至此,監管層再不叫停,就真說不過去了。 10年前權證交易無疾而終,引人深思。這當然有股市本身不夠健全、投資者極不成熟等不利環境,但進一步看,也不能否認權證等衍生交易品種的定價模式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估算權證的理論價格,通常會采用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思公式(Black-Scholes)”,它主要考慮股票的當前價、行權價、持倉時間、同期銀行利率、過去一段時間的波動等五個因素。這一度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科學的期權計價方法,另一位經濟學家墨頓,還將該公式用于可轉股債券的定價估算。 不過,這一公式也早被證明存在重大缺陷。比如,是什么原因導致股價波動,造成波動的因素是否還存在,市場對權證的需求預期如何等,均無法通過公式計算得知。如果對股市波動估計不足,靠該公式計算的權證理論價格就會要么過高、要么過低,從而導致誤判。有點黑色幽默的是,斯科爾斯和墨頓均因該公式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參股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也長期利用該公式進行期權估價,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終他們恰恰因對市場波動估計不足,導致有關期權交易的估價和操作全盤皆輸,公司也破了產。 權證作為高杠桿投資交易品種,其標的股價的微小變動,都可能引起權證價格劇烈波動。加上其他諸多因素都會對權證價格造成重大影響,其風險之高,遠非當前的滬深股市所能承受。回想10年前的爆炒教訓,面對寶鋼權證的新一輪瘋狂,包括監管層在內的所有市場相關者,也許都需要三思:是否正在錯誤的時機再捧一種招禍的交易? 新浪財經提醒:>>文中提及相關個股詳細資料請在此查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